围城阐述的道理 围城讲的是什么道理


围城阐述的道理 围城讲的是什么道理

文章插图
1、《围城》的社会意义在于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围城内或围城外更好的生活 。人活着就应该不断地去追求 , 在追求中充实 , 在充实中奉献 , 不管在围城内还是在围城外 , 都能保持清醒的大脑 , 乐观的心态 , 这样才能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
【围城阐述的道理 围城讲的是什么道理】2、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 。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 , 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 。但在其上大学期间 , 周氏患病早亡 。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 , 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 , 不理学业 。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 , 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 , 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 。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 , 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 。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
3、《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 。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 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 ,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 , 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 , 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 , 离而结 , 没有了局 。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 , 显然不是钱锺书的本意 。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 。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 , 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 , 都有这个感想 。这就是点题之笔 。钱锺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 , 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 , 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
4、婚姻是一座围城 , 城外的人想进去 , 城里的人想出来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 , 于1947年首次出版 , 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的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 , 钱钟书描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钱钟书用繁茂、幽默诙谐的比喻和反讽 , 配合尖酸刻薄的语言和机智幽默的文字 , 表现了以主人公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婚恋、教育、生活、事业等种种围城中的困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