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新冠调为乙类乙管不是放任不管,地方未现大面积重症死亡( 三 )


问:当前 , 病毒变异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政策调整之后 , 是否意味着我国完全回到了疫情前的状态?
答: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致病力的特性,感染后引起重症、死亡等情况,以及国际上疫情形势变化作出的决定 ,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高效地利用防控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 , 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当前 ,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 。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受各地人群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的差异,各地迎来疫情流行高峰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 。一方面 , 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千方百计地降低重症、减少病亡,维护人民健康;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流动和聚集 , 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
问:为什么说我们已经具备了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答: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出的决策 。应该说,当前人类对新冠病毒和疾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 疾病的危害性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供给,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等 , 都为这次调整创造了条件 。近三年的抗疫工作,也为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一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明显减弱 。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其他关切变异株显著减弱 。
二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得到普及 。截至目前 ,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多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 。
三是医疗救治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统筹实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 。
四是我国已具备包括中药、西药在内的抗新冠病毒药物生产和供给能力 。
五是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逐渐提高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发布、居家治疗常用药的普及,在医务人员指导下 , 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居家进行健康监测和对症处置 。
政策调整后,我们要克服麻痹思想,特别需要关注病毒变异监测、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监测,切实做好保障健康、降低重症、减少死亡等工作 。

资料图
“乙类乙管”:医疗资源够吗?如何降低重症发生?——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二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题:“乙类乙管”:医疗资源够吗?如何降低重症发生?——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之二
新华社采访人员陈芳、董瑞丰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政策调整之后,如何有效地防止医疗资源挤兑?如何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有关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进行了解读 。
问:“乙类乙管”后,如何有效地防止医疗资源挤兑?如何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焦雅辉:近一段时间,发热门诊的诊疗需求增加比较快,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总的来看,普通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需求增速比较平稳,整个医疗资源使用率在安全可控的区间 。
首先,进一步扩充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我们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 。截至12月1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发热门诊超过了1.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3.5万个 。发热门诊就诊流程进一步简化 , 为患者开具药品提供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 。北京、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利用方舱医院、体育馆等设施,开放临时发热门诊,极大地缓解了发热患者就诊问题 。各地正在按要求升级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 , 扩容改造二级以上医院重症资源,做好三级医院重症床位和可转换ICU的准备、设备配备、医务人员培训等 。我们已经建立日调度制度,每天对全国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情况进行统筹调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