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翻译( 三 )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又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难道大王您要动用士兵发动战争,使大臣们陷于危险 , 与各诸侯国结怨 , 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
孟子说:“是因为美味的食物不够吃呢?轻软暖和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绚丽的颜色不够看呢?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用这样的做法,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找鱼一样 。”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 。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 , 又尽心尽力地去干 , 结果必然有灾祸 。”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
孟子说:那么 , 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 , 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 。凭借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
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市场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向您奔走求告 。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做到这种地步 。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 。明白的把王政之道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 , 请让我试一试 。”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心 , 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 , 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 。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 。等到他们犯了罪 , 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 。
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在荒年也不至于饿死 。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 。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
如今 , 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 , 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 。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 , 种上桑树 , 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 。
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 , 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慎重办理学校的教育,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
《齐桓晋文之事》注释1、保:安抚,安定 。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 。御:抵御,阻挡 。
2、胡齕(hé):齐王的近臣 。
3、之:往,到…去 。
4、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 , 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衅,血祭 。
5、觳(hú)觫(sù):恐惧颤抖的样子 。
6、若:如此 。就:接近,走向 。
7、然则:既然如此 , 那么就 。
8、易:交换 。
9、识:知道 。诸:“之乎”的合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