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厚势”论经方配伍规律( 二 )


炙甘草汤: 《伤寒论》曰: “伤寒脉结代,心动 悸,炙甘草汤主之”。患者心阴阳两虚,感受外邪后,正气进一步受损 。心阴不足,则心失所养,心阳不 足,则悸然而动 。方中以生地黄一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阿胶二两、 大枣三十枚,以滋养阴液、 宁 心复脉,再以炙甘草、 桂枝、 人参、 生姜益心气、 通 心阳,最后佐以清酒以通血脉、 行药势,发挥滋阴 养血、 通阳复脉之功效 。全方布局宏阔,法度谨严,3组药物配伍丝丝入扣,深合病机契理 。然全方之 重点,全倾于第一组滋阴养血、 甘寒纯静之品—— 生地黄、 麦冬、 阿胶、麻仁、 大枣,且用量极大,众 厚味之药竟相叠加而成全方之 “厚势”,其阴药形 成之 “厚势” 足以充化生之源泉,以利桂枝、 人参、 炙草、生姜等少量阳药发挥运动之特质,正是 “阳 化气,阴成形” 之谓 。反推之,若无大队滋阴养血 药构成的 “厚势” 以资化源,单用益气温阳之品,实 有伤阴动火之弊 。诚如岳美中云: “阴本主静,无力 自动,必凭借阳药主动者,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才能上入于心,催动血行,使结代之脉去,动悸之证 止 。假令阴阳之药平衡,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如 久旱之禾苗,仅得点滴之雨露,立见晞干,又怎能润 枯泽槁” [6] ? 3. 对药以辅“厚势” 《棋经十三篇》有云: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 [5]。端坐对弈,最讲究神思 笃定,平心静气,排兵布子,张驰有道 。其莫贵乎于 规矩森严之下亦谙熟权衡之策,于错综复杂之局亦 通晓灵机活变之理,师古不泥,善用其心 。如古语 云: “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 [5]。处方治病,亦同 此理,早在 《黄帝内经· 素问》便有训: “审察病机,勿失气宜”,强调医者宜细察精详,体味入深,谨 慎入微地审察气血之强弱、 邪正之盛衰,然后立法 处方,灵机应变,勿执死理,千古不易 。此诚上医之 大法 。
围棋之 “厚势”,一是列数子于某地,直线连 接而成,形如山峦屏障,牢不可破,犹如兵法之长 蛇阵,足以令对手望而生畏;二是数子集中于某块区域,各守一隅,形成犄角之势,犹如兵法之八 卦阵,可相互照应,相为牵制,令对手不敢冒然侵 犯 。前者有如君药之重用、厚味之铺垫,后者便如 对药 “姜辛味” “苓术泻” 之配伍,相依而立,各守 一隅 。
姜、 辛、 味: 张仲景在治疗水饮咳嗽时,喜用干 姜、 细辛、 五味子三药 。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 ; 细辛,“主咳逆,头痛脑动” ; 五味子,“主益气,咳 逆上气,劳伤赢瘦”。在 《神农本草经》中,三药皆主 “咳逆”,然其机制却各有不同 。干姜味辛性大热,主入中焦,能除胃冷而守中,入肺而利气,专治水毒 结滞诸证; 细辛味辛性温,虽为手少阴心经之引药,实乃足少阴肾经之本药,主治宿饮停水; 五味子性温 五味皆备,专敛肺气而滋肾水,收耗散之气 。诸药合 用,化饮而不燥,温阳不伤阴 。
在排兵布阵上,干姜温脾肺,为治咳之来路,来 路清则咳之源绝矣,此为一; 五味子使肺气下归于 肾,为开咳之去路,去路清则气肃降矣,此为二; 细 辛外达肺表,内通少阴,为斡旋表里、通达内外之 品,此为三 。三药犹如围棋棋局中的三足鼎立,垂莲 挂角,相互照应,隐然呈犄角之 “厚势”,实为治痰饮 咳喘之典范 。
4. 加减以助 “厚势” 《棋经十三篇》云: “与 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 [5]。棋虽小道,实与 兵合 。在兵法上,需有放眼全局之胸怀,不计较一城 一池得失之气度,始可言兵 。纹枰对弈,常有恋子与 取势之矛盾,高手往往深谋远虑,宁愿舍弃当前的一 子或数子,而不愿失去取得厚势之先机,从而最终获 得决定性的胜利 。此论与医同理,张仲景拟方,最常 于用量与加减处见功夫,每于平淡变化间而见神奇,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 人参三两新加汤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