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厚势”论经方配伍规律

清代棋圣施定庵在《弈理指归》中云: “古人以 弈喻兵,体用皆合,此不易之成法” [1]。中医自古便有 “用药如用兵” 之说,王孟英云: “用药如用兵,善用 兵者,岳忠武以八百人破杨幺十万; 不善用兵者,赵括 以二十万受坑于长平” [2]。可见,弈理、 兵法、 岐黄之 术,皆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 “道” 相合,理同 一贯 。
“厚势”概述
在围棋中,常有“先抑后扬” “不战而屈人之 兵” “薄” “厚” 等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的术语名词 。纹 枰对弈,就是在棋局上研究子和子之间的 “关系” 变 化 。其本质,是在于研究对立而又统一的黑白两种棋 子 [3]。棋分黑白之消长,兵分敌我之强弱,气分正邪 之盛衰,都是在 “道” 的统摄之下 “一阴一阳” 的具 体呈现 。
围棋有一术语为 “厚势”,所谓 “厚势”,是指无 后顾之忧且对其势力所在范围内发生的战斗有积极 影响的一块棋,可以封住对方的出路,在外围筑成铜墙铁壁,形成比较强大的外势,用以攻击和威胁对 手 。中医经方配伍,亦与之同理,讲究 “厚势”,笔者 兹就于此,略陈管见,与诸同仁相商探讨 。
“厚势”运用
1. 量大以成 “厚势” 纹枰对弈,高手往往善于 建立厚势,排兵布阵,下子极有讲究,厚势犹如一堵 墙,可攻可守,对敌方构成极大威胁 。中医方药配伍 讲究 “君、 臣、 佐、 使”,其中主病之君药,往往便有 棋局 “厚势” 之意 。张仲景深谙其道,处方遣药,法度 森然,配伍谨严,场面宏阔,大开大合,犹善于君药剂 量上取胜 。其思路从全局出发,着眼于疾病某关键之 一点,重手出击,力使全方结构紧凑,核心显然,通过 重用君药以成全方 “厚势” 之蕴味,如苓桂枣甘汤之 茯苓、 防己地黄汤之生地黄等 。苓桂枣甘汤: 《伤寒论》言: “发汗后,其人脐 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发 汗不当,损伤心阳,心火不能下温肾水,寒水无以蒸 化而停于下焦,水气欲动,犹如奔豚之状,故脐下 跳动不安 。方中重用茯苓半斤为君,利水宁心,以治 水邪上逆 。茯苓,《神农本草经》云: “甘平,主胸胁 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利小便”,可知茯苓平 心中惊悸及利水之力兼备,对于因心阳不振导致的 寒水内停而上冲引发 “脐下悸” “欲作奔豚” 证尤为 适宜 。
苓桂枣甘汤证,其机要为心阳不振,水饮泛滥,其心阳欠足尚不足虑,水饮由下焦上乘心脏却实为可 惧,症状拟出现 “欲作奔豚”,时刻皆欲发作之岌岌 可危之象 。张仲景制方大开大合,井然有序,故以茯 苓为君,重用达半斤,为全书茯苓之最大用量,重磅 出击,护心脉以制水邪,宁心神以平惊悸,此足以形 成遏制水邪、 平悸宁心之 “厚势” 之局 。其间,再配以 桂枝、 甘草温通心阳,“桂枝温经脉,通心阳,甘草具 有补心气利血脉的作用,二药相伍,辛甘化阳” [4]。佐 以大枣培土制水,共收温通心阳、 化气行水之功 。纵 观全方之核心,全赖半斤茯苓筑成 “厚势” 之铜墙铁 壁,犹如一道屏障,制住泛滥成灾之水邪,以便令桂 枝、 大枣、 甘草等药物相助以发挥各自效用,而标急 之 “欲作奔豚” 之象,诚非半斤茯苓之 “厚势” 不足以 安定矣 。
2. 厚味以铺“厚势” 围棋经典著作《棋经 十三篇》中多次提到 “势”,其云: “夫弈棋,绪多则 势分,势分则难救” [5]。下棋之道,最贵精思凝神,排 兵布阵,重在力量专一,忌神思不属,三心二意,布 子散乱,势力分散而易致溃败 。此理与医理相同,制 方之道,重在主次分明,首尾呼应,药药相扣,合而 成势 。既重君药之一举鼎定,亦须臣佐辅助以共成大 业,其法贵乎药力分配得当,贵贱合宜,“夫弈棋布 势,务相接连” [5],即是此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