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的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的意思

文章插图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 。
(溪桥 一作:溪头)
【作者】:辛弃疾(1140-1207) ,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 , 改字幼安 , 别号稼轩 , 汉族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 ,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 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 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 ,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 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
天空中轻云漂浮 , 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 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 山路一转 , 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 , 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的意思】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 , 土地神庙 。古时 , 村有社树 , 为祀神处 , 故曰社林 。
⑧见:同“现” , 显现 , 出现 。
【赏析】: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 ,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 , 被免罢官 , 开始到上饶居住 , 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 , 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 , 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 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 岭高约十五丈 , 深而敞豁 , 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 , 水自石中流出 , 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 , 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 , 经常来此游览 , 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 , 现存约五首 , 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 , 《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 , 以及此词 。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 , 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 , 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 , 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 , 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 , 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 , 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 , 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 , 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 , 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 , 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 ,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 , 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 , 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 , 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 , 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 , 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 , 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 , 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 , 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而说丰年的主体 , 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 , 而是那一片蛙声 , 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 , 令人称奇 。在词人的感觉里 , 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 , 争说丰年 。先出“说”的内容 , 再补“声”的来源 。以蛙声说丰年 , 是词人的创造 。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 , 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 , 与其说这是夏景 , 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