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苎

荠苎拼音Qí Zhù
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 。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 。夏、秋采收 。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 高20~50厘米 。茎4棱形 , 上部及花序中轴除节外均无毛 , 或疏生白长毛 。叶对生;叶片卵形、阔卵形或菱状卵形 , 长1~3厦米 , 宽1~2.5厘米 , 先端尖锐 , 基部楔形 , 边缘具粗锯齿;叶柄长5~15毫米 。总状花序长3~7厘米 , 其上的花朵排列不甚紧密 , 花序中轴节上具白短毛;小花梗长2~3毫米;萼钟形 , 5齿裂 , 被疏毛 , 长约3毫米 , 结果时扩大 , 裂片2唇形 , 上唇齿宽阔;花冠唇形 , 长4毫米 , 白色 , 上唇短 , 顶端略凹 , 下唇3裂;雄蕊4 , 2退化;花柱着生子房底 。小坚果卵圆形 , 网纹不明显 。花期秋季 。
生境分部生长于河边草地及灌木丛中 。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及东北等地 。
化学成分全草含精油0.11~0.5% , 精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约占90% , l-甜没药烯约占4% , α-石竹烯约占2% 。
性味《纲目》:"辛 , 温 , 无毒 。"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除蚁瘘 , 捼碎敷之 。亦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 , 除胃间酸水 。"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驱虫剂 。"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荠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