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青春文学

青年文学(“青年文学”热潮退却后的冷思考)
张国龙“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研究述评
“青春文学”不是昙花一现的商业现象,而是一种“文学类型” 。可以说,本书的新定义为后续“青年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青春文学

文章插图
张国龙
“青春文学”热潮退后的冷思考 青春文学

文章插图
《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 张国龙/作者 , 浙江儿童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 , 45.00元 。
虽然现在的“青年文学”已经不像当年那么流行了,但把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称为“青年文学”并不为过 。当时的“青春文学”有多流行?“中国畅销书的主体是青年文学” 。作为文化和心理上的“双重孤独”一代,初入文坛的80后作家,为太多的情感——孤独、渴望、痛苦或叛逆——诉诸文字,以“青春文学”的形式暴力打开读者的心扉 。在读者孤独感最强的郁郁葱葱的岁月里 , 他们得到了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 , 因此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与此同时,在媒体和出版社的助力下 , 不断涌现的“青春文学”席卷图书市场 , 以其惊人的销量领跑市?。晌贝难Р豢珊鍪拥拇嬖?。伴随着这十几年的热潮,评论界对“青年文学”的研究逐渐展开 。从最初的“失语”状态,到“青年文学”概念的建构,再到对其独特创作模式和阅读圈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不绝于耳 。近年来 , 随着“青春文学”泡沫的破灭,80后作家的造星神话日渐式微,关于“青春文学”的讨论逐渐冷淡——可以说,“青春文学”的困境已经开始显现 。
随着热潮的消退,“青年文学”的相关研究数量急剧下降,研究方向逐渐缩小,聚焦于特定作家的作品 。然而,本书《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研究》是一个特例 。时间间隔给了这本书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是系统深入地思考了热潮中很多权威没有发现或者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 。其中,本书重点探讨的两个问题最具实践性和启发性:一、“青年文学到底是什么”;二是“如何理解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的相互渗透” 。
到底什么是“青春文学”?这是近十年来热点研究的突出问题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青年文学”这个名字,追根溯源,更多的是媒介和商业运作的产物 。在这里兴盛起来的80后作家的作品,发行量大,感染力强,所以这一热潮中的研究者不可避免地无所作为——甚至导致80后作品被等同于“青春文学” 。其实这个定义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题材和作家都受到限制,这就限制了“青年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
在《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结合自己作为儿童文学研究者的经历,试图从差异中定义“青年文学” 。该书厘清“少年小说”与“成长小说”的关系,从狭义和广义上重新理解“青年文学” 。一方面,笔者承认80后青年文学作为中国现象的特殊性,将其定义为“狭义的青年文学”;另一方面,从“文学类型”的角度理解广义的“青年文学”,特别强调青年作为文学主题的永恒性和“青年文学”作为体裁文学的延续性 。
与之相匹配的是整本书充分而准确的论证——第一章梳理了大量外国文本中的青年形象,说明青年写作并非中国独有 , 世界文学中也有大量的青年形象;第二章对中国古今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 进一步证明青年文学并非80后的专属 。这本书为“青年文学”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空——“青年文学”不再只是短暂的商业现象,而是真正的“文学类型” 。可以说,本书的新定义为后续“青年文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如何理解“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的相互渗透?这也是本书关注的问题之一 。青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 ,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事实上,“青年文学”在国外已被纳入“亚文化”乃至“反文化”的研究范畴,而国内学术界对“青年文学”与青年亚文化关系的讨论则较为零散和匮乏 。
“青春文学”多是关于孤独和叛逆 , 自然有与主流文化相矛盾的一面 。然而 , 单方面夸大其负面影响是不合适的 。作者以冷静的眼光,理性而系统地判断“青年文学”的优劣,这是青年文化的功能之一 。书中列举了“青年文学”文本所呈现的多元成长景观,并逐一分析其背后的文化负载 。从主题和人物到文字和装帧 , 观察相当细致 。在此基础上,肯定了“青年文学”对“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的贡献——正如文章所说 , “青年文学给青年亚文化提供了一个确定其真实存在的平台 ,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真实青年的切入点,为代际传播创造了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