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说法?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说法?

文章插图
“七不出门 , 八不归家”是一句湘西民间的俗语 , 也是一种禁忌 。当地人觉得 , 每月带七的日子不能出门 , 带八的日子不能回家 ,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里的“七”是指齐 , “八”是指爬 , 所以有种暗示的寓意 。当然 , 这在古代算是很迷信的说法 , 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 但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 我们可以稍作了解 , 这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大关系 。感兴趣的话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
1、七不出门“七不出门 , 八不归家”起源于湘西文化 , 近些年 , 这句俗语被逐渐迷信化 , 但它背后的真实意义却蕴藏着千百年来的大智慧 。所谓“七不出门”并非指逢七的日子不能出门 , 而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 。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七件东西 , 也被叫做 , 开门七件事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 , 柴米油盐酱醋茶 。”宋代的吴自牧如是说 , 武汉成也曾在《玉壶春》里记载道:“早晨起来七件事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人们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重要性的认知始于宋代 , 那时“米”也就是“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 , 平民百姓 , 家家户户几乎都要为“米”奔走操劳 。也是在宋朝 , “酱”才明确是指“酱油” , 并且开始将“醋”作为生活必需品 。
再说到“油” , 这一般指芝麻、紫苏或者大麻榨成的油 , 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了 , 甚至还有更新颖的橄榄油、花生油等 , 但在南宋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普及之前 , 油并非寻常百姓家中之物 。而同样得益于南宋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 , 还有“茶” 。
唐伯虎的一首《除夕口占》就曾说到这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 般般都在别人家 , 岁暮清淡无一事 , 竹堂寺里看梅花 。”“柴米油盐酱醋茶”代表着中国古老的饮食文化 , 也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逐渐演变为指代与人民有切身利益的事情 。因此“七不出门”的“七”指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告诫人们 , 外出做事应该首先料理好家中之事 , 古话说修身治国平天下 , 只有先修身 , 才能治国平天下 。
2、八不归家【“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说法?】和“七不出门”一样 , “八不归家”的八同样不是指逢八的日子 。而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件事 , 现在也常常用作词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 出自《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 , 而好犯上者 , 鲜矣;不好犯上 , 而好作乱者 , 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 其为仁之本与!”
“孝”即孝顺父母 , 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 , 正是一代一代的传承 , 一个家庭才会不断繁衍 , 中华民族才会如此生生不息;“悌”狭窄解释即为友爱兄弟姐妹 , 但我们也常常说朋友情同手足 , 所以也经常将“悌”作扩大解释 , 即友爱姐妹弟兄 , 对待朋友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谦让有礼 。
总的来说 , 孝悌还是对内 , 忠信礼义则是对外 。“忠”是忠心 , 忠于国家和人民 , 是每一位国民的责任 , 就算在封建的古代 , 忠也不仅仅是指忠于君王 , 而是强调国民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信”是指信用 , “言必忠信 , 行必笃敬” , 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 , 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一定要“言必行 , 行必果” 。
“礼”则是指礼节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礼节的民族 , 礼不仅指礼貌 , 更是指做人做事要遵循礼法 。比如在古代 , 子见到父亲要行礼 , 臣见君也要行礼 , 等级不同 , 礼数不同 , 而放之今天 , 礼法则更多指遵纪守法 , 不仅要有道德意识 , 也有规矩意识 。“义”则是指义气 , 虽然受影视剧影响 , 许多人把义气理解为“江湖义气” , 甚至为此不惜违法乱纪 , 但其实孔子的原义是指内心应该有正义感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 愿意帮助他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