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9大要素建立好知识体系 建立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三 )


最好的状态,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前一步,我们叫做「成长区」—— 既给自己一个挑战,又不至于太难 。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东西 。
如果你身边缺乏足够专业的人?。环量悸窍?Coursera、EDX 等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 。它们往往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延伸阅读,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2. 输出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
输出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更好地记住一个知识点?答案很简单:把它用你的话说出来,教给别人 。
同样,如何确保100%掌握一个知识点?把它写成文章,发出来,让别人去挑刺 。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
我们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闻、看视频、读书、看公众号、聊天 , 都是在输入,但输入之后呢?真正能够记住、能够纳入知识体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输出 —— 我们不断地用「输入」的新鲜感来刺激大脑,却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
这是没有意义的 。
关于这一点,已经讲了太多,可以参考: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起来?
3. 渠道
渠道,在这里专指信息渠道,亦即我们获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
许多人问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学习?它跟知识体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实不是 。碎片化学习有其作用,但它的意义在于「更新」和「补充」 , 而不是「建造」 。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 , 那么 , 碎片化信息有害无益 。因为它们往往简单、片面、直观 , 难以构建有效的逻辑和结构 。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砾,而不是一座房子 。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型的体系,那么,碎片化信息就相当有用了 —— 它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 。
看到任意一条信息,你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
这时,你就是在「将碎片信息体系化」 。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对这个领域的充分认知和积累 。
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这些:
1)Google:无论任何领域、任何时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2)论文:国内用知网,国外用Google学术+Sci-hub,可以获取某个领域的前沿信息;
3)数据库:包括Useit知识库、各大咨询公司官网、官方统计部门等等 , 能够帮你获取足够的实证数据 。
4)媒体:各类知名博客(如medium.com)、网络媒体(如NYT)、杂志(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
5)社群:各类行业微信群,等等 。
以上这 6 点(三种知识+三种方式) , 基本从两个维度,剖析了知识体系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 。
三、我们怎么学:三种心态
1. 联系
我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点时,必然会问三个问题:
1)它是什么?
2)它从哪里来?
3)它往哪里去?
不要笑,这是严肃的 。
第一个问题,我会去找「同类项」 。亦即,从记忆里找到与其相似的概念 , 弄清楚 , 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这个新的知识点属于什么 , 不属于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 。
第二个问题 , 我会去往上溯源,找到这个知识点的来源:谁提出的?怎么来的?原本是为了解决/解释什么的?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
我会不断地问「为什么」 , 来逼近整个逻辑链条的起源 。
第三个问题,我会去往下拓展,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应用情景 。我会去思考,把它放到这个场合下,会怎么样;把它放到那个语境下,又会怎么样 。
这就是我的「包围式学习」 。
你会看到,包围式学习的核心 , 就是「联系」:尽可能找到并建立起,这个新的知识点,和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
原因 , 之前的文章中也讲过许多了,可以参考:读书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孤立地去理解一个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你记不住它,也无法将它纳入体系中 。只有不断去寻求联系 , 去建立接点和连线 , 才能将这个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面 。
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
2. 系统
系统和联系 , 非常像,但又有不同之处 。
联系是以新的知识点为核心,对其进行发散关联;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则是「拔高一个层次」,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眼前的「整张网络」,关注它本身的结构、所在的位置和接触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