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唯物还是唯心 什么是唯物主义

大家好,这是小波读书 。今天,我们将介绍哲学家罗素的经典名著《哲学问题》 。在西方哲学中,有许多二元对立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种典型的思想,是关于本体论的对立 。
简单来说 ,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是存在的物质然后才有精神或者思维,意识等等 。西方也有许多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培根、洛克和马克思,我们最近正在介绍他们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或心灵 , 精神是第一性的,一切存在和一切已知的存在从根本上说都是精神性的 。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典型的思想如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贝克勒的存在是被感知的,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
直观上,世界当然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就像意识是大脑的产物一样 。但为什么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 , 唯心主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同?实际上,这并不像我们直觉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介绍了贝克勒的一些思想 , 贝克勒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 。
他认为,我们都是通过“感官材料”这个中介来感知外界物体的存在,而我们唯一能确认的就是感官材料给我们的感觉,或者说感官材料是我们的知觉唯一能向我们保证其存在的东西,感官材料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所以,贝克勒得出结论 , 凡是我们能够认识的事物,都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有灵性的,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
贝克勒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感知到的东西就不存在,而是说感知之外什么都没有 , 因为有一个能感知一切的神,所以我们感知之外的东西 , 在我们看不到窗户的时候或者关上门之后也是存在的 。为什么?因为它们不被我们感知 , 也会被上帝感知,但这种存在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一种观念在头脑中的存在,或者说所有的存在都是存在于上帝头脑中的一种观念 。其实某种程度上 , 贝克勒是在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且是全知的存在 。上帝能感知一切 , 贝克勒本人就是大主教 。维护上帝的绝对存在是其思想不可动摇的基础,这是我们理解贝克勒“存在即被感知”的内涵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贝克勒思想中的另一个谬误 。这里,先从“观念”说起 。贝克勒说“存在是被感知的” , 他还说“事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勒把一切被直接感知的东西都称为“观念” 。我们把一种特定的颜色看作一种想法,把听到的一个词看作一种想法,把一个杯子看作一个想法的集合等等 。概念和我们前面说的感官材料不完全一样 , 范围更广 。比如我们有一个“善”的概念,有一个“快乐童年”的概念 。这些概念没有具体的感官材料 , 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或想象中 。因此,在贝克勒的思想中,有两种观念:一种是直接来自清晰的感官材料,如颜色、声音、味道等;一种是来自模糊、抽象、相似的意象观念 。
此外 , 贝克勒认为我们直接知道的一切都是由观念组成的 。比如我们看一张小时候的照片 。照片的颜色、形状、大小甚至气味等感官材料都是一种想法,照片带来的童年记忆也是一种想法 。这些观念存在于我们心中 。所以,我们感知到的其实是无数的想法 。贝克勒的意思似乎是我们看到一幅童年的画面,在大脑中想象一幅童年的画面,其实也差不多 。我们都在大脑中感知一堆想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 贝克勒并没有否认这张照片的真实存在 。我们闭上眼睛,这张照片仍然存在,但贝克勒说它存在是因为上帝在感知它 。换句话说,它存在于上帝的概念中 , 是上帝头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看不到它的时候,它依然存在 。
简单来说 , 贝克勒认为 , 我们所有的感知部分在于分享上帝的感知,而由于这种分享,不同的人会看到同一件事大致相同 。贝克勒认为,一切被感知的事物必然是一种观念,事物是观念的组合 。没有头脑和它的想法,世界将一无所有,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被感知 。
这种思想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其中一个关键的错误是,贝克勒把观念等同于观念的对象和观念本身,或者把观念等同于认识的对象,但两者显然是不同的 。已知事物的概念必然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但观念的对象 , 即事物本身并不等同于观念 。虽然我们不能通过观念来确认事物本身,但观念和观念的对象是不同的,这是显而易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