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残怎么读 清初四僧( 二 )


▲石山红树林地图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石涛在金陵、扬州两次与他相见,高呼“万岁”,献上“海晏河清图”作为对圣人的献礼,说“我是和尚 , 我是和尚 , 我是和尚,我是旧朝孤儿” 。
并不是说他完全懦弱,有不同意见 。只是石涛不再执着于对国家和家庭的仇恨 。他知道凭自己的身份,他是时代的异类 。与其“自大” , 不如跟着自己干 , 哪怕他再卑微,再巴结 。
不过,他的“苦瓜和尚”和“盲尊者”的名号也说明了他的用心 。前者的意思是:苦瓜人,皮青,爨朱虹,赤子之心住在朱明;后者意味着失明,即失去明朝 。
被清朝皇帝接见后,准备进京的石涛完成了《细雨松柏图》,用工笔描绘,淡雅多彩 , 异彩纷呈,淡猩红、花绿的渲染显得活力四射 。在山中一个僻静的小屋,人们在小桥流水中徜徉 。石涛沐浴在牛毛细雨中,呼吸均匀,心清气爽时自然画得通透 。弯弯曲曲的山路就像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但风景独特而不寻常 。他也像一棵咬悬崖的松树,在逆境中也能疯狂生长 。
▲石涛潇潇松涛 , 上海博物馆
期待被欣赏 , 上升到巅峰 。出家不应该世俗 , 但是石涛很豁达 。他在以另一种方式起起落落,坚持我的原则 , 坚持我的规律,与时俱进 。
踌躇满志 , 自以为一步登天的石涛失意,得不到重用,只得在城外穷困度日 。此时他的作品失望于他的雄心壮志难酬,那种难以名状的落差促成了大型巨作张的《搜遍奇峰并稿》 。他不再吝惜笔墨,翻山越岭,老老实实地诉说自己无处施展的困惑 。远处山脊上的长城朦朦胧胧,他尽力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想 。
▲石涛寻奇峰 , 草拟北京故宫博物院 。
康熙帝画南巡时,从千里之外邀请王益,不问他在不在北京 。听了这话,石涛不再不耐烦了 。他不知道自己比别人差在哪里 。望月,虽然不会把王石古比作一条沟,但是石涛身上有一种不平凡的东西 。为什么不喜欢?“北漂”这个职业让他做了很多却没有达到目的 。讨好和奉承完全没有意义 , 内心的巨大落差促使他决定南返 。祸不单行 。路上船翻了,字画书籍全毁,以保命 。
石涛带着失落回到了扬州 。他成了道士,而不是和尚 。他不再与达官贵人交朋友 。五十一岁时,他拍了一部《大涤》,洗去了尘埃的诱惑 。他以卖画为生,无欲无求 。
纵观石涛晚年的画作,如《墨荷图轴》、《梅竹图》等,发现他是一位职业画家,舒展神韵 , 沉迷笔墨,从容渲染,速写,细腻演绎 , 说话得心应手 。
▲石河图中轴线北京故宫
「法沃派的傲慢」石涛书画多样,祖上不重男轻女,章法不循规蹈矩 。他们都被他的心所接受 。只是“拿来”古法不是这样的 。他只照猫画虎,甘于老的要领都丢了 。他评论说:“某家的这点笔墨 , 这点法学派,还是瞎子给瞎子看 , 丑女给丑女评 。”画山水需要生活,不仅仅是循规蹈矩,而是用同理心总结道学 。“师从坤”的原则,山水的品质,“一画”的方法贯穿艺术,也反映生活 。
文人称赞古人作画,尤其是元四家,这在当时是绝对正确的做法,但石涛偏爱元画:“某笔好,某笔坏!”石涛,原本是旧朝主流,清廷“不正” , 所以要求他的画“不正”,尊重“我道” 。
足够的自我认同,不囿于古制和历史,这种寻古不沉湎于古的理想 , 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智慧 。
▲石涛潮汐图
善变的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总是那么奢侈,或知难而退,或一往无前;如果你选择灵活和退缩,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
石涛从出家到避世,到求成就 , 再到修心求道的自我救赎,不断定位自己,做最符合自己内心的独白 。这种由外而内的追求转变,以及他的自我专注 , 或许也是现在人的一种选择 。
外部不成功,内部绝不妥协 。而不是去寻求现实和社会,会为了救赎而寻求自己内心的超脱和灵魂的解放 。坚不可摧的意志从来都是浪漫的人的专属 。抓笔不抓刀也成了最好的表达 。
文人画不仅更新了审美,也带来了文人的清高与飘逸 。放弃那些在物质上得不到满足的追求 , 转而修行道,并不是浪费生命 。希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都能从外物中得道,从内物中得道 。
▲石涛冷泉云深图(局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