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古代年龄称呼,古代女子的在不同年龄层次的称谓


女子古代年龄称呼,古代女子的在不同年龄层次的称谓

文章插图
在中国的古代对于称谓这种东西有着某种执着的追求,比如说三国时但凡有名有姓之人总是会说关羽,字云长,刘备,字玄德 。这么简单的一个称谓瞬间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女子的在不同年龄层次的称谓 。
女子古代年龄称呼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
豆蔻年华豆蔻也被称之为“含胎花”,也就是山姜花的别名,可以理解为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古代的时候就是形容已经到了可以被人提亲的年纪,说白了就是我家有女初长成,就等郎君上门提亲 。
其实就是说在古代,女孩子到了这个年纪也就是到了思春的年龄段 。
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当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及笄之年这个年龄段可以说已经正式到了女孩子嫁人的年龄段,这个“笄”字,就是所谓的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年已及笄,并且古代为了鼓励民间百姓早日成婚,所以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嫁出去的女孩子,从这一年开始之后,如果还没有嫁出去,就一直要缴纳沉重的罚款 。
【女子古代年龄称呼,古代女子的在不同年龄层次的称谓】出自于:《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及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