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15年期货赢家的交易经验 赢家经验( 二 )


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市场可以预测吗?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 我无法预测,我的朋友们都无法预测 。可能是我无知吧 。但是不依赖预测利润的朋友经常看到 。
我参与的品种偏向上海市场 , 资金容量大,对抗程度高 。上海市场的铜、锌、橡胶、螺纹是我的基金重点关注的几个品种 。最大的资金部署是如果股指期货 。总体资金配置风格为:整体配置,突出重点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强度来介入 。个人认为可以全面控制资本账户系统性风险,同时使利润增长趋于稳定 。我的方法不是最佳的 。我见过一个资金调配极其周密的账户组合,非常漂亮,令人羡慕 。但是我自己还做不到 。
根据我2005年和2008年的两次亲身经历,技术形态是有道理可循的,也是有迹可循的 。2005年铜价单边上涨,2008年铜价单边下跌 , 我相信参与的老期货要么是巨亏,要么是暴利 , 反正都印象深刻 。尤其是在2008年单边下跌的下半年,上海不断提高保证金比例 , 甚至强势协议缓和对抗 。当时我在市场上也有同感 。最后我将近一半的仓位都被协议压平了,非常遗憾 。几年后,我仍然记忆犹新 。
就技术而言,2005年是因为突破了新高,2008年是因为向下突破了标准的收敛三角形,这是任何有一些基本功的投资者都能理解的 。事实证明,确实是成功的 。但我要向你强调的是不成功的情况 。在我的印象中,2005-2008年有两个成功的市场形态 , 四个不成功的市场形态,成功率只有30% 。这是基于事实的结论,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难反驳 。
其实成功率低的可以试试,因为两个成功形态的利润率都在700%以上(复利),四个不成功形态的亏损率是67%(也是复利) 。这意味着没有绝对的有效性,也没有绝对的无效性,但有绝对的有效性在严格的止损纪律下保持利润增长 。。这在哲学上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 事实也已经被成功验证 。
没有绝对的绝对有效性,只有相对的绝对有效性 。这是我的看法 。

日内交易我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不要开始交易,看别人多交易 。尤其是交易结果极不理想的账户 。你可以每天观察这些账户一个月,只观察它是如何亏损的,如何让亏损逐渐扩大到无法控制,如何产生幻想,交易计划是如何一改再改的,交易者的心理防线是如何最终被攻破的 。当你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忆,我认为只要你有基本功,日内交易会有很大的提高 。
我的经验是:他们盈利的时候 , 只会短时间持有 。为了不败,他们会在获利平仓后迅速离场 。但是,亏钱的时候,我心里很纠结 。我在纠结的时候 , 不断给自己找理由,不断拿着亏损单,直到亏损无法结束 。最终的交易特征如下:大亏小赚 。需要逆向思维 。成功的人不是因为成功而辉煌,而是因为辉煌而成功 。需要逆向思维 。
即使是大规模的对抗基金 , 也需要符合基本的供求关系,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世界里 。闭门造车不能再导致强行建仓成功,否则现货交割的残酷现实指日可待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05年和2008年金瑞期货巨量资金的巅峰对决吗?曝光的纯基金都在20亿以上,是最厉害的对手 。但结果是两次,极其惨烈 。事实表明 , 资金相互对抗不符合基本的供求关系和整体市场力量,这也是一个惨败 。根据这一点 , 谁站在市场的顺从方,谁就是主动方,谁站在市场的对立面 , 谁就是被动方 。
我的另一个感受是:无论我们自己一方还是对方,无论资金大?。?无论战术多猛多滞,都要顺应趋势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连索罗斯都封杀了英镑 , 但仔细分析后得出结论,英镑基本面必然会有贬值趋势 。这才敢于激化矛盾,打破资产泡沫,他的作用无非是顺应主推,而不是扭转 。市场对任何投资者几乎都是公平的 。就像你说的,当年浙江对阵上海的时候,如果上海及时跟风,输了就不会有仓库爆炸悲剧了 。损失也只是有限 。谁也不能单方面挑起对抗,矛盾还是需要双方的 。没有对手的战争 , 无论怎样都不会产生结果 。

还是那句老话,经典的弹唱: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如果你站在历史潮流的顺从一方,就应该继续坚定立?。笆弊龀龉毕?,让主动关系独树一帜 。如果你站在了趋势的对立面,那就赶紧认错走人,马上站在顺从的一边 。市场的最终走向自有道理 。投资者不断尝试犯错 。如果他们试图犯错并迅速离开,他们就不会犯大错误 。如果他们试图犯错,他们就会一意孤行,这就是炮灰 。我经常通过自己的技术手段悄悄观察市场上的执拗者,总结的数据显示出这样的特点:资金量越?。?投资者越能抗损失,资金量越大 , 投资者越能获利 。假设10个交易日,资金量小的投资者最多只能盈利3个交易日,盈利很少 。资金量大的投资者近7个交易日盈利,盈亏比为12:1 。这里指的是资金量的大?。?投资者是交集,不是合并 。平均每天吃掉的散户资金在1%-4%不等 。我每天都目睹这样的猎战,深有感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