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堪称奇迹!昏迷八个多月后,这位48岁的植物人意识复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陈晓丽
【意识|堪称奇迹!昏迷八个多月后,这位48岁的植物人意识复苏】植物人是一个容易被社会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虽然活着,却如同在沉睡 。唤醒植物人是家人最深切的渴望,也是医疗界一直尝试破解的难题 。近日,一位48岁的警察陷入植物人状态长达八个多月后,眼睛开始能够追随人物移动,让家属看到了复苏的希望 。
“顶梁柱”深度昏迷八个多月,家人辗转求医、
48岁的赵先生是一位人民警察,8个月前,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 。急症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赵先生也自此陷入了昏迷状态 。
亲人的呼唤,同事的关心,都没能让赵先生有所反应 。家中“顶梁柱”8个多月的深度昏迷,让曾经幸福安宁的家庭陷入了绝望 。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先生的家人得知山东省立三院成立了省内第一家专业的昏迷促醒中心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家人们将赵先生转入山东省立三院治疗 。
“绝不能让英雄沉睡下去 。”这是赵先生转入山东省立三院后,所有医务人员共同的心声 。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张荣伟第一时间召开昏迷促醒中心专家会议,神经外科副主任、昏迷促醒中心主任张建斌,重症康复科主任李巧荣以及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等专业专家针对赵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讨论 。
最终,专家团队一致认为,赵先生符合植入脊髓电刺激条件,决定为其实施目前最先进的“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昏迷促醒手术” 。
意识|堪称奇迹!昏迷八个多月后,这位48岁的植物人意识复苏
文章图片

经过一个多月治疗,意识逐渐好转
精心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后,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张荣伟为赵先生设计了手术方案 。
手术如期进行 。在团队成员的配合下,张建斌精准无误的将外科电极植入到赵先生的颈部预定位置 。
术后1周,电刺激器开启 。医生通过调节电压、波幅及频率等参数,赵先生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肌肉张力明显下降 。
然而,手术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依据术前的评估结果,昏迷促醒中心为赵先生设定了8套个体化刺激参数方案,开始了神经调控电刺激对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 。
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医务人员随时根据赵先生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法 。赵先生的意识逐渐好转,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感情变化,包括眼球能够跟随人物移动等 。
在治疗中,赵先生的家属对其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欣喜不已,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的出现,都能体会到患者复苏的希望 。
手术治疗是植物人促醒的最有效方法
据悉,手术治疗是目前植物人促醒的最有效方法,手术方式主要有“脑深部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两种 。这两种疗法都需要在患者神经系统植入起搏器,对患者施加外源的持续唤醒刺激,从而增强患者大脑的生理电活动,改善脑代谢功能,最终达到维持意识清醒水平的目标 。
其中,高颈髓电刺激促醒手术已被证明能有效治疗颅脑创伤、缺血缺氧性脑病、高血压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长期昏迷,促醒的成功率在40%左右 。
专家介绍,脊髓电刺激术是将电极植入人体的椎管内,在不损伤任何神经组织的前提下,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治疗疾病的先进手段 。电刺激高位颈髓能增加脑血流,而且还能激活胆碱能上行网状系统 。这样不仅能改善脑循环、缩小脑缺血灶,还能兴奋大脑皮层,促进患者神志清醒 。
该项技术用于长期昏迷患者的治疗时,电极植入接通电源后,患者术前僵硬的四肢立即松软了 。术后患者不再流涎、能很好的吞咽进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也大为改善 。影像学显示缺血区半暗带较术前明显缩小,大脑皮层活动明显改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