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论治“浊瘀痹”经验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二 )


这一切都是因为浊血淤,而不是风邪 。为了区分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明确本病的病因病机 , 朱良春根据自己几十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于1989年提出了“浊瘀内阻”的原则 , 创立了“排浊化瘀,调脾肾”的痛风大疗法 。
同时 ,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朱良春发现浊瘀痹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将疾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和缓解期 。急性期热毒瘀浊证突出,炎症反应明显 。间歇期 , 虽无主诉或仅有轻度关节症状缓解,但仍有脾肾亏虚、浊瘀互结之兆,导致正能量不足,恶爱 。慢性痰瘀与脾肾失衡胶结 , 以虚实夹杂为最常见 。这是浊瘀痹不同阶段反映出来的“邪实”与“正虚”消长的一种症状变化 。浊毒瘀滞,脾肾失调,始终是痛风的主线 。因此,“去浊化瘀、调理脾肾”法是一套完整的、创新的、实用的、综合的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原则 。
朱良春对本病的研究,发展了“症如风而不风”、“是浊毒瘀所致”的病因病机理论,主张从“浊瘀”的角度认识痛风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 , 补充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痹证的虚,补充了痰、浊瘀、内因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的特点 。
发古义新知 。
确立“祛浊化瘀,调理脾肾”的大法,分期治疗痛风 。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和辨证论治历史悠久,历代医家认为本病始终属于“痹”的范畴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首次提出痛风的名称 。他的《格致余论》中有这样一句话:“痛风之人,常因血热而自沸,而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取扇纳凉 , 或卧风,天寒地冻,血寒则痛 。然后夜很痛,走在树荫下 。”其临床表现虽与痛风性关节炎相似,但其辨证论治原则仍属于“风湿痹痛” 。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历代中医都没有将此病与“风湿痹痛”区分开来 。
朱良春长期致力于中医痹证的临床诊治 , 擅长本病的辨证论治 。在先贤思想的基础上,他对痹证的辨证论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补肾治痹”的原则深入人心,让很多人受益 。早在20世纪80年代 , 朱良春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随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痹证患者在发病时都有异常的关节疼痛和肿胀 。风湿病的常规治疗疗效差,且易复发 。西医把这种病称为痛风,即“痛风性关节炎”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 。
明辨是非,推陈出新 。
1991年,朱良春首次提出“浊瘀痹”应为本病的新中医名称 。根据朱良春古今文献和现代临床实践,阐述了痛风的关键病机为“浊瘀内阻” 。认为痛风应视为外感风寒湿引起的疾?。粲诒灾し冻?。虽然中医对痛风的叫法与现代医学对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痛风叫法相同,但概念不同 。
新病名“浊-瘀-痹”的创立,既区别于现代医学的痛风,又统一于中医痹证范畴 。它弥补了经典中痹证分类的不足 , 并进一步扩展和发展 。纠正了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相混淆的错误,揭示了浊瘀痹病机的正确性,使浊瘀痹的理论与实践更符合当代临床,内涵深刻,见解独到 。
这个论点最早于1989年在《中医杂志》上公开,1991年朱良春撰写了《浊瘀辨证论治》一文,发表在《光明中医》上 。被《现代中医内科学》、《中医临床诊疗丛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三大参考书引用 。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第二版中医诊疗方案与临床路径》赞同朱良春的观点,将痛风的中医名称更名为“浊瘀” 。
分阶段治疗非常重要 。
根据本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 朱良春制定并完善了浊瘀痹的分期及中医证型 。他创立了祛浊化痰、调理脾肾的方法,以及基本方——痛风汤 。该方以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消浊解毒、健脾利湿,以赤芍、土鳖虫、桃仁、地龙活血化瘀,以熟地黄、骨碎补、补骨脂壮骨益肾 。同时,为了方便间歇期和慢性期患者长期服药,我们发明了代表药物——痛风颗粒(简称痛风颗粒),并验证了其治疗痛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浊瘀内阻治痛风”提供了临床依据 。
朱继续着先前的医疗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他发现浊瘀痹在自然病程的不同阶段有其临床特点 。他将疾病分为急性期、间歇期和缓解期 。2010年提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分期治疗方案” 。具体辨证论治方案如下:
①急性期-湿热蕴结证
临床表现:下肢小关节突然红肿疼痛,拒绝按压,触摸时局部有灼热感,遇冷会缓解 。伴有发热,口渴,烦躁 , 尿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