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民族服装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


仡佬族的民族服装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

文章插图
【仡佬族的民族服装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1、居住
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户毗邻建房形成村寨 。住房构造形式及建筑材料 , 则视其经济条件、人口多少 , 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 。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群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 。
2、房屋特点
建筑房屋时 , 房屋的高度喜欢选取尾数为八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丈六顶(尺)八 , 其余依次类推,其实是选取谐音,表达对家庭的美好愿望 。有依山建“吊脚楼”房者 , 设栏杆走廊,楼上住人,楼下作畜厩 。过去多为土木竹结构的草房 , 
3、服饰
仡佬族的服装文化因时损益,独具特色 。清代及其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 。男着无领长衫,抄襟 , 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女衣短装,抄襟,缀花边 。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19世纪中叶 , 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 , 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 , 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条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 , 长袍前短后长,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
4、丧喜
凡婚丧喜庆,都要设宴酬宾 。一般二三十桌,多则百余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 道真自治县三桥一带出现招待贵客的特殊礼仪“三幺台” 。“幺台”是方言,意为结束,“三幺台”就是请贵客吃饭,一顿饭要吃三台(次)才算完结 。
仡佬族的“三幺台”筵席极其丰富的菜肴内容和颇为讲究的用餐礼仪,充分反映了仡佬族饮食的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仡佬人的热情与淳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