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痘伏温,先知之妙《温病条辨》探析吴鞠通的五运六气思想( 二 )


吴氏在治疫时更强调回避疫疠之邪的方法,即要 固护正气 。他在 《温病条辨》 “原病篇” 即援引《内经》 原文 : “帝曰: 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 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 不相 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2. 2 辨治寒疫,注意温凉 吴氏认为寒疫的主要症状 为恶寒、 壮热、 头痛、 骨节疼痛、 口不渴,如在《温病条辨 ·杂说·寒疫论》 中指出 : “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状,则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烦疼,虽发热而不甚渴,时行则 里巷之中,病俱相类,若役使者然; 非若温病之不甚头 痛骨痛而渴甚,故名曰寒疫耳 。” 并且明确了寒疫有寒 象未化热无口渴之症状则用辛温解肌的方法治疗,寒 象入里化热似风温者用辛凉清热法治疗,如“其未化热 而恶寒之时,则用辛温解肌; 既化热之后,如风温证者,则用辛凉清热,无二理也” [2 ]。
3 岁气君火,易发伏暑
3. 1 伏暑易发于少阴君火司天在泉之岁 吴氏认为,暑温与伏暑虽然名称不同但属同病,因此治疗上可互 参 。吴氏指出长夏感受暑邪过夏而发者为伏暑,好发 于子、 午、 丑、 未之年,即少阴君火司天或少阴君火在泉 之年 。如 《温病条辨·上焦篇》 第三十六条载 : “长夏受 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 。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 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子、 午、 丑、 未之年为多 也 。” 其原因是子、 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暑本于火,丑 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暑得湿则易留滞人体之故 。
3. 2 伏暑发病与体质相关 吴氏认为伏暑发病与人 体体质密切相关 。他指出体质强壮之人长夏不易感受 暑邪,体质稍弱者出现片刻头晕即愈,体质再差些者则 感邪即病,不即病者是气虚体质,因气虚不能驱暑邪外 出,必须等到秋凉之气来驱散暑邪,气虚甚者,则必等 到深秋大凉或初冬微寒之时暑邪才能被驱出 。
3. 3 三焦辨证治疗,结合气血虚实 吴氏认为治疗伏 暑当三焦辨证,并结合气血的虚实状况 。冬月出现头 痛、 微恶寒、 面赤、 烦渴、 舌白者为太阴伏暑。《温病条 辨·上焦篇》 第三十七条载 : “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 太阴 伏暑需根据舌象、 脉象、 汗出多少来判断病位在气在血 和病性的虚实,以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治疗 。如邪在 气分表实证,第三十八条载 :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 汗者,银翘散去牛蒡、 元参加杏仁、 滑石主之 。” 邪在血 分表虚证,第三十九条载 :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 者,银翘散加生地、 丹皮、 赤芍、 麦冬主之 。” 邪在气分表 虚证,第四十条载 :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 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 元参、 芥穗,加杏仁、 石膏、 黄 芩主之 。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 脉虚大而 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 邪在血分表虚证,第四十一条 载 :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 吴氏认为阳明伏暑是三焦均受邪,湿热互结所致,非偏寒偏热可治,当以杏仁滑石汤治之 。如《温病条辨 ·中焦篇》 第四十二条载 : “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 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 石汤主之 。”
吴氏认为少阴伏暑饮停于胁下不可误认为是柴胡 汤证,主治当以香附旋覆花汤、 控涎丹之类 。在《温病 条辨·下焦篇》 第四十一条提出 : “伏暑,湿温胁痛,或 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不可误认 柴胡证,香附旋覆花汤主之; 久不解者,间用控涎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