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怎么计算第4针 如何计算新冠疫苗第二针


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怎么计算第4针 如何计算新冠疫苗第二针

文章插图
现阶段,在新冠疫苗第一剂次加强针基础上 , 主要有三类人群应进行第二剂次加强针: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以及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
不同疫苗怎么计算“第4针”?
【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怎么计算第4针 如何计算新冠疫苗第二针】“第1、2针”是一个通俗说法 , 实际指的是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免疫,即全程接种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基础针”的针数也不同:
灭活疫苗为2针;
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为1针;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为3针 。
基础免疫之后,就到了第一剂次加强免疫 , 也就是俗称的“第3针” 。对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说,分别是指:
灭活疫苗:第3针;
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第2针;
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第4针 。
“智飞”疫苗的基础免疫就是打3针,原本不需要“加强针” 。近期国家作了调整,接种了3针“智飞”疫苗的18岁以上人群,满6个月后,可以使用原疫苗进行1次加强免疫 。
目前,除接种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的人,都可以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也就是第4针 。第二剂次加强针与第一剂次加强针时间间隔6个月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