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 二 )


两宋——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宋 ·钱乙对多种疾病提出了具体治疗原则,如论 治疮疹时,应 “温凉药治之,不可妄下即妄攻发” “宜 解毒”。论治惊风时,提倡 “急惊合凉泻” “慢惊合温 补” 法 。宋 · 许叔微在 《伤寒九十论中》 对于因虚受邪 之证,提出了 “先去邪后议补” 的治疗法则,对后世攻 邪派的出现产生较大影响 。许氏在临床上十分重视 脾肾以及肾中真火的重要性,其理论思想对于严用和 提出 “补脾不若补肾” 治法有很大启示,促进温补学派 的形成 [6]。宋 ·严用和不但对许多疾病的辨证论治有 着独特见解,而且重视脾胃,强调肾中 “真阳” 、 “真火” 对脾胃健运有着重要作用,提出了 “补脾不若补肾” 观 点 。严氏首次提出 “五秘” 之说,即 “风秘、 气秘、 湿秘、 冷秘、 热秘”,总结出相应的四个治则 “燥则润之、 湿则 滑之、 秘则通之、 寒则温之 。” 在论治痰饮时,严氏提出 “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的 观点,即讲求顺气的治则,这一理论对朱震亨治痰及 后世医家都有着深刻影响 。两宋时期宽松开放的社 会背景为医家们提供了更为自由的思想空间,医家们 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治则治 法理论进行极大的补充和完善,不但使中医学治则治 法理论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并为金元时期的治则 治法流派的形成,完成铺垫 。
金元时期——理论体系渐趋完善
承袭于两宋的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在以 “金元 四大家”为主要代表的时期,开始出现不同的治则治 法流派,使其得到更为具体的补充和发展,日臻完善 。金 · 刘完素在 《内经》 运气学说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 出火热论,创立寒凉派,善用寒凉保阴之法治疗火热 病证 。对于外感火热病证,刘氏打破既往惯用的辛温 解表法,主张用寒凉解表法,为后世对温病论治作出 了重要贡献 。刘氏平素重视降心火、 益肾水 。对于消 渴病,首先将其分为三类: 消渴、 消中、 肾消 。在治疗 上主张 “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 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对于中风,刘氏强调心 火暴盛,肾水虚衰所致,创内风火盛之说,主张益肾水 来降心火,使 “火归水中”,创著名方剂地黄饮子,至今 广为流传 。刘氏创造性地阐述了火热病证的理论,开 金元时期各家争鸣的先河,活跃了当时医界的学术气 氛 。金 ·张元素阐述各脏腑的治疗原则,并强调在治 疗中应着重调理脾胃 [7]。此外,金 · 张从正推崇刘完素,善用汗、 吐、 下攻邪三法,创立攻邪派 。金 ·李东垣在 研究 《内经》 《难经》 等典籍基础上创立补土派,认为 “内伤百病,脾胃由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提出 “升 阳散火” “甘温除热” 治法 。元 · 朱丹溪继承刘、 张、 李 等诸家学术思想,提出相火论,创立滋阴派,认为 “阳 常有余,阴常不足”。这一时期,中医学术气氛活跃,百家争鸣,不同流派相继创立,逐步体现出各流派自 身的特色理论与特色观点,并付诸临床实践,加以验 证和改善,使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逐渐成熟 。
明清——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集大成时期,日趋完善 的中医学治则治法理论,吸收诸家学说,海纳百川,融 会贯通,一个个医学流派的成熟,一部部医学著作的 完成,一个个医家理论的提出,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着 治则治法理论体系 。清 · 王清任确立活血化瘀的治疗 原则,被后世医家所推崇 。清 ·王泰林总结治肝三十 法,丰富了中医治疗肝病的临床手段 。清 ·唐容川提 出止血、 宁血、 消瘀及补血的治血四法 。新安医家在 这一时期的表现尤为突出,成为明清时期中医学治则 治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 · 汪机推崇李东垣,注重培护脾胃元气 。明 ·徐春甫以 “东垣论五脏六腑 皆主于脾胃”为依据,提出肝、 心、 肺、 肾皆需脾胃化 生营养,皆有脾胃之气、 脾胃之病,脾胃虚则俱病,皆 可从脾胃调治,明确提出 “补肾滋阴要识养脾之助” 、 “调理脾胃以安和五脏” 的治疗思路 。清 · 吴澄为脾胃 病虚证调治大家,著 《不居集》 专论虚损,认为虚损之 证脾胃是关键,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烁,脾阴易伤,脾 阴一虚,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而至如消谷善饥等胃火 证,故治虚损应以理脾阴为要法,并提出脾虚当分阴 阳、 “虚损健脾勿忘脾阴” 的观点 。此言与李东垣脾胃 学说相得益彰而实补其未备,由此脾阴理论作为脾胃 学说的一个分支逐渐成熟,“调理脾胃” 之治更加全面 完善 。清 · 叶天士 “先安未受邪之地” 是根据温病病理 传变特点提出的具有既病防变思想的早期治疗原则,并且详细论述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提出 “在卫汗 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 凉血散血” ?[8]。清 · 郑氏喉科郑梅涧、 郑枢扶父子,倡阴 亏之说、 立养阴之法,认为水虚则金不润而燥,白喉一 症乃感受燥邪、 耗伤肺阴、 热毒熏蒸于咽喉而作,论治 上 “总以养阴兼辛凉而散为主”。此外,这一时期扶阳 流派、 孟河医派、 岭南医学、 龙江医派等,均对治则治 法理论作出独具特色的探讨和运用,使中医学治则治 法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