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治则治法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发生发展其传统文化基础、 哲学理论基础、 自然 科学基础和临床实践基础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 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是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 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则,对临床立法、 处方 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订 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措施 [1]。早在 《黄帝内 经》时期就初步奠定了中医治则治法的思想理论基 础,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与发展,现已形成内容 丰富的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 [2]。但医家医著中治则 治法见解所包含的内容及相互关系,见解颇不一致 。因此,系统梳理历代医家医著中关于治则治法的理论 认识和特色观点,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 。
战国秦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中医治则治法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素问 · 移精 变气论》有云: “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 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 称治则为: “治 之大则” ?[3]。治则包括: 治未病、 治病求本、 调整阴阳、 三因制宜、 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 正治反治、 表里制宜、 脏腑五运补泻 [4]。《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治则治法的 理论基础,并且阐发了部分治法,如 “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其成书,标志着中医治 则治法理论已具雏形 。《难经》首次将五行生克之理 指导针刺的治病原则,《难经 · 六十九难》 提出 “实则泻 其子,虚则补其母”,即针刺治疗病变的某脏某经,可取 母经或子经的腧穴 [5]。《难经 ·七十二难》提出 “迎随 补泻” 法,根据十二经脉循行方向,来实施的一种补虚 泻实的针法 。《难经 · 七十六难》 提出 “补卫泻营” 方法,即施用补法的时候,从卫分取气; 施用泻法的时候,从 营气泄气 。此法针对营卫失调的病证 。东汉 · 张仲景 著 《伤寒杂病论》,在传承 《黄帝内经》治则思想的基 础之上,按照阴阳、 表里、 寒热、 上下、 虚实分类,建立 起以脏腑经络病机理论为核心的六经、 脏腑病证治疗 体系,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中医治则基础,对促 进汉之后治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神农 本草经》 提出 “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洁以 吐下药”,开医药结合确立治则之先河 。这一时期,各 位医学先贤百家争鸣,中医学经典著作辈出,为中医学 治则治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两晋隋唐——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治则理论呈现出多样化、 具体化的发 展趋势,中医学治病求本、 辨证论治等基本理论得到 更为具体的体现 。隋 ·杨上善分 《黄帝内经》理论为 摄生、 阴阳、 脏腑、 经脉、 设方等 ( 《黄帝内经太素》 ),设 方中包括 “知古今” “知要道” “知地方” “知形志所 宜” 等治疗的理论原则 。唐 · 孙思邈继 《脉经》 的脏腑 辨证之后,提出脏腑虚实寒热辨证之法,对后世脏腑 辨证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孙氏在 《千金方》 中对 很多病提出治则治法,如将虚损分多种,并相应提出 了 “补剂兼泻” “以泻为补” “寒温相济” “劳则补子” 等治疗法则 。唐 · 王冰承袭 《黄帝内经》 治疗思想,注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 者取之阳”,提出了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理论,至今在临床上仍有很高的应用价 值 。王氏对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注释为 “逆者正治也,从者反 治也 。逆病气而正治,则以寒攻寒,以热攻热 。虽从 顺病气,乃反治法也 。” 首次明确提出正治反治这一治 则 。众医家从不同角度对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等经典著作中治则治法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加以汇 集,并融入个人临床见解,使治则治法理论得到充实,自成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