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平遥古城的特点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 。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 。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

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平遥古城的特点

【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平遥古城的特点】主要的景点有平遥县衙、文庙即孔庙、清虚观以及双林寺始等 。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 。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 。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 。
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 。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 。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改为清虚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