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二 )


⑤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 。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
⑥消灭病毒种源:玉米粗缩病病毒主要在小麦、禾本科杂草和灰飞虱体内越冬,因此,要做好小麦丛矮病防治 , 清除田边、地边和沟渠杂草为害 , 同时要减少灰飞虱虫口基数 , 具体方法是在小麦返青后 , 用25%扑虱灵50克/亩喷雾 。喷药时,麦田周围的杂草上也要进行喷施,可显著降低虫口密度,必要时 , 可用20%克无踪水剂或45%农达水剂550毫升/亩 , 兑水30公斤,针对田边地头进行喷雾,杀死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 。
2、化学防治方法
①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 。播种时,采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 。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 。
②喷药杀虫: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 , 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25%扑虱灵50克/亩,在玉米5叶期左右 , 每隔5天喷一次 , 连喷2~3次 , 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 。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每亩550毫升,对水30公斤 , 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 , 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 , 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 。
玉米粗缩病具有毁灭性 , 一旦发生了就很难治愈,在病株上喷上某种药剂就使它恢复正常是不现实的,但只要做到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环环紧扣,就一定能够控制其危害蔓延 。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