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规范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规范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

文章插图
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 ,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 。种植有机水稻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可以减少土地侵蚀,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环境 , 提高生产者的收入 。向社会提供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稻谷 。满足人们的需要 , 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
有机水稻种植条件
1、土壤管理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规范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通过采取秸秆还田技术,田间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深浅耕翻耕作等措施,活化土壤耕层,为有机水稻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
2、养分管理
根据水稻的养分需求规律安排施肥,可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作为基肥,同时要注意施用种肥和进行叶面追肥,在生长的养分需求期适时补充营养 。
3、植物保护
在水稻播种前可用有机生物制剂浸泡种子,以预防和控制苗期病害 。生长期有病害发生时,应该选择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可增施叶面菌肥提高水稻的抗性,防止病虫的进一步扩散 。
稻田杂草的防治可以采用人工灭草方式,杜绝使用化学药剂 。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
1、地块选择
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地块选择非常关键,所选地块的土壤环境一定要符合国家GBl5618—1995一级标准,空气条件符合国家一级质量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GB5084—92三级标准 。
有机水稻的种植地块一般选择在肥力较好、排灌便利、与其他地块有自然隔离的地块,附近有污染源地块禁止种植有机水稻 。
2、品种选择
有机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很重要.有机水稻的生产应当选择中熟、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品种 。种子必须经过筛?。?籽粒饱满、粒型整齐、无杂草种子、无病虫害 。
3、育苗技术
水稻播种前必须先进行晒种、盐水选种 , 然后用l%生石灰浸种,避免种子带菌 。将育苗床的床面耕翻10cm以上,保证床土平整、细碎,床宽一般是1.8-2.2m 。
育苗床的基肥一般是施用优质有机肥7.5-10kg/m2培肥土壤,与苗床土混拌 。当气温为5℃时开始进行播种育苗 。
播种量因为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常规育苗的种子用量一般为l759粒/m2 。地膜打孔育苗为2509粒/m2 。营养钵育苗为709粒/盘 。
4、插秧工作
在水稻插秧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提前对大田进行整地 。大田最好是提前灌水,促进杂草种子的萌发生长,然后进行机械耙地,清除已经生长的杂草 。大田整理完毕后,待气温稳定超过12℃时即可插秧 。
水稻的田间种植要求密度合理 , 以确保秧苗的质量,插秧要求做到浅、直、匀、稳、足 。
5、秧田管理
水稻秧田管理的重点是调温控水 。使秧苗缓慢健壮生长,要掌握秧苗生长的临界温度,稻根为12℃,稻叶为15℃ , 在此温度以下停止生长 。
秧苗生长适温一般为22-25℃,是同化作用旺盛的温度 。在适温范围内,以较低温度,特别是茎生长点处于较低的温度下 , 秧苗生长健壮,干物重高,充实度(干重/株高比)高 。苗期温度过高,经常处在30℃左右,秧苗会发生徒长,秧苗细高,干重?。?充实度低 , 根系发育不良 。苗期温度过低,经常处在10℃以下,易发生白化苗和青枯病等 。
水稻秧苗在0:00-7:00时生长发育最快,必须保证苗床温度(15-28℃)促进秧苗生长 。注意昼夜温差,白天不宜过高,夜间要适当降低,利于秧苗缓慢健壮生长 。旱育苗必须控制好水分,土壤水分少,旱生根系发达,地上部生长缓慢,育成具有旱生根系,茎基部宽、早期超重、株高标准、叶片不披垂的适龄壮秧 。
有机水稻田间管理
1、土壤施肥
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壤进行培肥,就是在秋季进行机械收获时候将秸秆、稻草充分切碎,均匀撒在大田里,然后进行深翻,将秸秆、稻草与土壤混匀 。并在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地 。
2、本田除草
对本田进行泡田可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能够漂除土壤中的杂草种子 。一般是在插秧前15d左右,将本田进行翻耕并大水淹没以灭除田间的老草,待到插种前2-3d再次对本田进行翻耕以灭除萌生的杂草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发现有萌生的杂草要及时进行人工拔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