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辞相印不拜的翻译 于是辞相印不拜的翻译于是

2、枢密使:宋朝所置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位与宰相等 。
3、北兵:即元兵 。
4、左丞相:当时吴坚任左丞相 。
5、使辙:指使臣车辆 。
6、当国者:指宰相 。
7、纾(shū):解除 。
8、觇(chān):侦察,窥视 。
9、以资政殿学士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资政殿学士:宋朝给予离任宰相的荣誉官衔 。
10、吕师孟:时为兵部尚书,叛将吕文焕之侄 。构恶:结怨 。
11、贾余庆:官同签书枢密院事 。知临安府,后代文天祥为右丞相,时与文天祥同出使元营 。
12、诟:责骂 。失信:指元军扣押使臣 。
13、数(shǔ):列举罪责,加以谴责 。
14、馆伴:接待外国使臣的人员 。
15、祈请使:奉表请降的使节 。
16、分:本分 。引决:自杀 。
17、隐忍:屈志忍耐,忍辱而活 。
18、“昔人”二句:作者在这里引用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之语,意谓自己暂时隐忍,保全性命 , 以图有所作为 。
19、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当时为元军占领 。
20、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县 , 当时仍为宋军把守 。
21、东西二阃:指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和淮西制置使夏贵 。阃(kǔn):城郭门限,这里代指在外统兵将帅 。
22、维扬帅:指淮东制置使李庭芝 。维扬:扬州,当时为淮东制置使所驻之地 。下逐客之令:文天祥到真州后,与真州安抚使苗再成计议,约李庭芝共破元军 。李庭芝因听信谗言,怀疑文天祥通敌 , 令苗再成将其杀死,苗再成不忍,放文天祥脱逃 。
23、追购:悬赏追缉 。
24、渚州:指长江中的沙州;时已被元军占领 。
25、北海:指淮海 。
26、苏州洋:今上海市附近的海域 。
27、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 。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 。
28、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 。
29、诋:辱骂 。大酋:指元军统帅伯颜 。
30、北舰:指元军舰队 。
31、物色:按形貌搜寻 。
32、瓜洲:在扬州南长江中 。扬子桥:在扬州南 。
33、竟使:倘使 。
34、殆:几乎,差不多 。例:等于 。
35、桂公塘:地名,在扬州城外 。
36、贾家庄:地名,在扬州城北 。巡徼:这里指在地方上巡逻之人 。
37、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 。
38、质明:黎明 。
39、制府:指淮东制置使官府 。檄:原指晓喻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是指李庭芝追捕文天祥的文书 。捕系:捉拿囚禁 。
40、城子河:在高邮县境内 。
41、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
42、高沙:即高邮 。
43、海安 。如皋:县名,今均属江苏省 。
44、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 。
45、鲸波:指海中汹涌的大浪 。涉鲸波:指出海 。
46、北关外:指临安城北高亭山,文天祥出使元营于此 。
47、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 。毘陵:今江苏省常州市 。
48、三山:即今福建省福州市 , 因城中有闽山 。越王山 。九仙山 , 故名“三山” 。
49、“予之”二句:这两句是说 , 我能活下来是幸运的,但侥幸生存是为了做什么呢?
50、僇(lù):侮辱 。
51、父母遗体:父母授予自己的身体 。殆:危险 。
52、九庙:皇帝祭祀祖先共有九庙,这里以九庙指代国家 。
53、高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
54、微以:无以 。自文:自我表白 。
55、返吾衣冠:回到我的衣冠之乡,即回到南宋 。
56、日月:这里指指皇帝和皇后 。
57、夏五:即夏五月 。

于是辞相印不拜的翻译 于是辞相印不拜的翻译于是

文章插图
《指南录后序》赏析这篇序文运笔峻削,详略得宜而又变化多姿 。一开始,出使元营的原因交代得了了分明,既粗笔提示又一笔不漏 。先谈客观形势,继说自己打算,再写出使赴命,顺理成章,说明形势,既是交代背景,又起烘托作用 。
兵临城下 , “战、守、迁皆不及施” , 无他途可通,只有谈判才是善策,于是带出了“谈”字 。朝廷百官怯如鸡,惶遽失措,于是隐隐露出了“谈”字 。“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元方先打出谈判旗号 , 于是正式提出了“谈”字 。谈判是唯一道路,但出面谈判的人选应当选己 。
这便由势及事再及人 。先交代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 论身份 , 非己不可;百官既无胆且无识,要出使,非己莫属;“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这便把文天祥的出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