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的建设技巧与方法 温室大棚的建设技巧


温室大棚的建设技巧与方法 温室大棚的建设技巧

文章插图
温室又称暖房,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等,温室结构应密封保温,但又应便于通风降温,现代化温室中具有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设备,用电脑自动控制创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温室大棚的建造技巧吧!
1、平整土地和放线:按照设计好的日光温室平面图,陟盘测定好方位角,确定温室大棚的四个角 , 温室的四个角处打瞒桩,而后确定山墙和后墙的位置 。
2、筑墙:筑土墙所用的土 , 可以采用温室后墙外侧的土 , 也可以用温室前部栽培面耕层以下的土壤 。如用温室前幽土,可将耕层(厚约25厘米)挖出,放在一边,向底层的生土浇水,一天以后,挖生土做土墙 。先按土墙的厚度打夹板,填入刚挖出的湿土,用土夯或电夯夯实 , 每层约20厘米 , 夯实一层以后,再作第二层,直至达到要求高度 。山墙于后墙要一起做,不可分段,只有这样才坚固 。如果土壤的粘度不够,可毗中掺人麦秸 。有些地区的土壤粘度很低,不能用夯实的方法建墙,这时可先在土中搀入一定量的麦秸和泥,做成土坯 , 待土坯干后 , 睡土坯墙 。砌墙时,土坯之间要用草泥堵严,墙的内外也都要抹草泥 。砖墙施工时要先将地基夯实,然后才可以砌墙,施工时要灰浆饱满,勾好砖缝,抹好灰面,墙的内外都要抹灰,以免漏风 。砖墙层与层之间的空心不可过大或过小 。一般空心的宽度掌握在5-8厘米之间 。空心不可一留到底,要每隔3-4米,用砖将各层连接起来,以提高墙的牢固程度 。空心墙可加用炉渣、珍珠岩、麦秸作填料,也可什么也不加 , 只用空气隔热,不加填料的空心墙,一定要做到没有裂缝 。在砖睁封顶时 , 最好用泥糠封顶30厘米,使后墙与后屋面衔接紧密,提高保温性能 。
【温室大棚的建设技巧与方法 温室大棚的建设技巧】3、埋立柱、立屋架:根据图纸,确定各个立柱的位置并用石灰标出 。挖30-40厘米深的坑,用石头做柱脚,以防止立柱下沉 , 而后在后排立柱上安装挖柁 , 柁头架于立柱上,柁尾架于后墙上或架于后面辅助立柱上,在柁上放檩3-4道 。脊檩在柁处相连,成一条直线,其它檩错落放置,为防止檩下滑,可在檩下部的柁上钉一块小木块卡住檩木 。有些温室只用立柱支撑脊檩 。
4、覆盖后屋面:在檩条或椽子上覆盖一层废旧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摆放成捆的玉米秸,其撂放的方向与檩条或椽子垂直 。再在玉米秸上铺麦秸或稻草,而后在其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 , 上面抹草泥 。后屋面由两层塑料薄膜包裹的秸秆、麦草组成了一个像棉被一样的覆盖物,保温性能比普通的不加塑料薄膜的后屋面大大提高了 。后屋面覆盖好以后,要用草泥将后屋面内侧与温室后墙衔接处抹严 。
5、挖防寒沟:在温室大棚的前沿挖20厘米宽,40厘米深的防寒沟 。
6、埋地锚和后屋面的压膜线固定铅丝:在防寒沟的底部平放一条于温室等长的8号铅丝,其上穿有地锚,地锚是两头做成铁环状的8号铅丝,依所要埋设的拱杆间距,每隔3米,在铅丝上绑一块砖头或木棍,放在这些固定物之间 。在温室的后墙外侧;依同样的方法挖沟埋地锚,只是地锚的间距可加大为2-3米,埋好后即可填土踏实,铁锚的上部环显露于地表 。在温室的后屋面上,拉一道8号铅丝,两头埋入温室山墙外侧的地下,埋人时要在头部绑重物 。用铅丝或尼龙绳固定铅丝,一头绑在铅丝上,一头绑在后墙外埋好的铁锚上 。
7、建前屋面:立柱位置埋好后要前后调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对齐,将4米长的竹片两两绑在一起,长度要适宜,一端插在防寒沟里,下部靠防寒沟的南侧用砖头顶紧,其角度要使拱杆在竖起来时与地面垂直或稍倾向于南方 。在支撑前屋面的立柱上绑横梁,横梁距离每排立柱顶端20-30厘米,在横梁之上立小吊桂 , 小吊柱的上下两端都要打孔 , 分别用8号铅丝穿过孔,弯曲拱杆 , 小吊柱的一端紧绑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横梁上,绑紧 。拱杆的上端可插在脊檩之上 。而后,不断调整小吊柱,使前屋面的同一位置高度一致 。
8、覆盖薄膜:温室的薄膜为两幅或三幅,用两幅时,其宽度分别为3米和5米,用三幅时其宽度分别为2甲、4米、2米 。先将3米或2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回,用粘合剂粘合或用电熨斗熨成5~6厘米宽的筒,装人泥龙绳,3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2.5米处,2米宽的固定在距离地面1.5眯处 。薄膜先卷成卷,边覆盖边拉紧边向防寒沟里填土 。尼龙绳要拉紧,连同薄膜一起 , 在温室的山墙处埋人地下 。上面的一幅或两幅薄膜同样先卷成卷 , 一端靠山墙埋人地下,而后向另一端铺开,到头后靠近山墙埋人地下 。薄膜靠近后屋面的一端固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片和铁钉直接固定在脊檩上;另-种方法是将其用竹片和铁钉固定在脊檩上之后,折回,扣在后屋面上 。可扣后屋面的宽度约为0.5-1米,越多越好,其上用草泥压实 。此种方法对没有加废旧薄膜的后屋面来讲,有较好的提高保温性能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