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出口的话语权了解( 二 )


后124年 , 中国茶叶出口走了一个V字形 , 1921年中国茶叶出口跌至1.87万吨 , 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 中国茶叶出口经历了最黑暗的时期 , 印度、斯里兰卡及日本新兴产茶国的崛起 , 而中国制茶业不仅技术退化 , 又有不少商人以不法手段牟取暴利 , 掺假、着色等不法行径 , 引起了美国商人甚至美国政府的反感 。18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粗级不正常茶禁止入口条例” , 1911年美国再次颁布“禁止着色茶进口法令” , 中国茶叶全面退出了美国市场 。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1年 , 中国茶叶一直以计划经济的形式 , 一方面致力于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 , 一方面以扩大出口、创收外汇为主要产业策略 , 全产业链接系统支持外贸 , 这个时候 , 政府间的贸易有代表中国政府的部门及口岸公司出面谈判 , 无论是大合同与小合同 , 在出口话语权方面 , 还有着一定的“要买就买 , 不买拉倒”的统一成交优势 。绿茶可以这样 , 红茶人家更根本不买账 , 所以就有了“绿补红” , 红改绿、绿改红 , 反反复复的茶类之间的变化 。
1991年中国茶叶出口外贸彻底放开以后 , 中国茶叶出口公司队伍增加了 , 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 但出口价格远不如计划经济的时候 。无序恶性竞争 , 低价竞销 ,  , 一直是市场放开后的近二十年来的中国茶叶外贸出口的痛楚 。近二十年来 , 最赚钱的公司不是拥有出口基地及客户资源的传统的老牌出口公司及加工工厂 , 而是由外国品牌公司在中国扶植的负责代理其采购原材料的“洋买办” , 他们熟悉国内的厂家及行情 , 拿着洋人给的订单在工厂间各个击破 , 低价招标 。这二十多年 , 中国的出口公司及出口加工厂都在为这些洋买办们及国外的品牌公司打工 , 虽然有一些工厂与公司想创立自己的品牌 , 占据了终端市场 , 绝对份额的一些外国的品牌公司便通过洋买办放出威胁的言论 , 你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 就永远不给你订单 , 这一订单占据了一些工厂1/3以上的供货量 , 要生存还是要发展?工厂只好放弃理想选择了生存 。
近二十年 , 也是洋人到中国变相设立加工基地 , 是中国茶叶由原料出口转向贴牌加工的时代 , 完全丧失了话语权 。曾经的天坛牌 , 曾经的珠茶的3505 , 眉茶的9371等著名牌子与茶号 , 已经从市场彻底丧失了影响与声誉 , 这些牌子与货号曾经在最大的绿茶市场摩洛哥拥有最终端的消费者 。摩洛哥的商人只用了十多年不到的时间建立了自己的牌子 , 小提琴、蒂冠、水晶杯……当进口商以自己的牌子来占领消费终端市场并以抵制的方式拒绝进口中国茶的品牌茶时 , 习惯于依赖客户依赖订单 , 习惯于原料出口的中国茶叶外贸出口总是被别人牵着牛鼻子 。近二十年 , 把外贸出口的困难放大了 , 把所有增加出口的法宝压在了应对绿色壁垒 , 在产品的研发更新换代、营销模式的创新尝试以及品牌的打造和市场推广宣传上 , 等等方面 , 没有作为 。
至2009年 , 中国茶叶出口量创造了30.3万吨的历史新高 , 出口金额创造了7.05亿美元历史性记录 。但这一份漂亮的成绩报告单 , 并不能令人值得高兴 , 主要是出口外贸这个行业与国内火爆的轰轰烈烈的名优茶内销市场相比 , 它已经是沦落到了边缘化的弱势产业了 , 没有人争着想去做外贸 , 只是已经做了 , 才苦苦坚持着 , 茶农对外贸出口已经没有了早年的热情了 , 政府部门也不再动用“五顶大盖帽”来参与管理了 , 业内的普遍声音是出口要求很高 , 效益没有 。曾经令人引以为豪的茶叶外贸出口在景气的内销支撑的茶产业链里只是成了少数人自娱自乐的行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