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食物中毒

1、怎样可以判断出是否食物中毒?
【如何判断是否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 。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 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 。



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 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 。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 。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


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条标准:

  1. 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
  2. 有共同的进食史;
  3. 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
  4. 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 。


尽早去看看,及时治疗
2、怎样才确认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
体征
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
特点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 。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 。食用有毒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 。如食入未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 。一些含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 。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霉的大豆、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其毒性很大,它会损害肝脏,诱发肝癌,因此不能食用 。食入一些化学物质如铅、汞、镉、氰化物及农药等化学毒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中毒 。在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对人体也有害,如在粮谷类缺少赖氨酸的食品,加入适当的赖氨酸,能够改善营养价值,对人有利 。但若添加过量,或在牛奶、豆浆等并不需添加赖氨酸的食品中添加,
就可能扰乱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害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一经发现食物中毒的病人应及时送去医院诊治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
食物中毒的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 。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 。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 。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 。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 。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 。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 。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