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文章插图
清康熙 福寿绵延碗 玫茵堂藏 (中国收藏提供)
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文章插图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轴头罐 玫茵堂藏 中国收藏提供
文物摄影在表现文物的形态、质感、色彩时要忠实于原物,不仅要展示文物的艺术特征,还要为文物的鉴定和断代起一定的参考作用—文物摄影图片,除了是一件摄影作品外,更是科学考证的依据 。因此,文物摄影严禁对图片中的文物进行修图 。
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文章插图
明宣德 青花铺首龙纹梅瓶局部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东门区域出土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为了文物图册出版或展览使用),在不修改图片中文物主体的情况下可对图片背景进行换底或修饰背景缺陷 。考虑到文物摄影没有后期弥补的空间,因此在拍摄时对光的选择和运用要求很高,可以说,光是文物摄影的生命 。
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文章插图
欢迎大家来【文藏APP】!更多古董文物、书画拍卖!文藏等你呦!
瓷器文物的拍摄大多采用室内灯光 。在室内摄影灯的照射下,观察瓷器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釉面较为光亮,反光较强;
二、釉面不那么光亮,反光较弱 。釉面反光较弱的相对易于拍摄,而拍摄釉面光亮的瓷器时,由于摄影灯光照射,釉面会出现不同亮度的光斑,而这会直接影响图片质量和效果 。

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文章插图
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坐像(文物摄影图片) 陈刚摄
对德化窑这类釉面反光强、亮度高的瓷器,拍摄时咋瓷器表面保留一定的、位置合理、经适当柔化后的光斑,以增强画面中瓷器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常常利用光的全反射和漫反射特性,来调整和控制被摄瓷器表面的发光位置并处理光斑 。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针对镜头取景角度来调整光的照射角度,偏离光线的反射线路,来减少取景器中瓷器的光斑面积和调整光斑位置(我们往往采用升高主光光源,调整光的反射路线,和模糊被摄瓷器表面,减少定向反射,增加漫反射的方式来减弱或消除光斑) 。
拍摄釉面光亮的瓷器,一般不直接采用未加遮挡的直射光源拍摄,因为这会使画面中瓷器的光照反差太大,影响光的自然过度效果,不适合瓷器这种质感细腻、视觉效果柔和器物的艺术审美,摄影师多利用光的透射特性(即光线照射在一个半透明的物体上时,光线在透射过程中,会产生折射扩散,光线经半透明物体折射扩散后,形成柔和的漫散射大光源,产生极为柔和的漫散射照明效果),这是拍摄质地细腻、形态柔和的文物时最常用的手段 。
拍摄陶瓷制品怎样才能更有韵味,陶瓷怎么拍摄有创意

文章插图
清 冰梅纹罐(文物摄影图片) 陈刚摄
升高主光灯位使被摄瓷器光斑面减小,并以辅助光弥补主光之不足,对瓷器暗处进行补光,以更好的反映瓷器暗部的质感和层次
在拍摄时,光源前加装散射柔光箱或加半透明的硫酸纸、柔光布(或柔光棚)来散射和柔化光源 。光源在柔光箱或柔光布后面,同样可采用上述所讲的调整入射角度的方法来减小可能出现的漫反射光斑 。在散射柔光光源下,若瓷器釉面反光不强,亮度不高,一般使用正常的散射柔光拍摄即可 。
而对釉面反光强、亮度高的瓷器,在一般散射柔光下同样会有一定的漫反射光斑,在处理这类高反光瓷器时,一般要在正常的散射柔光箱或柔光布前,再增加一层适当厚度的柔光布来增强柔光效果 。需要什么样的柔光强度和柔光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手法,是以瓷器的具体情况而定,不是一概而论的 。笔者主张在画面中的瓷器表面保留一定的、位置合理、经适当柔化后的光斑,以增强画面中瓷器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