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海15岁生娃( 二 )


观众都知道的思路,创作者自然更为懂得 。可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创作者也有可能要面对许多意想不到的场内场外因素 。比如,创作自身团队对解决的处理方式有不同意见;比如,资本力量可能更有话语权;又比如,创作团队可能只在乎剧集够不够火,还不在乎它能不能有个完美的结局 。这就导致一些剧作的结尾,经常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任何凑合、妥协的创作 , 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剧作整体精彩、部分平庸的状况出现 。
无论如何,想要保证电视剧不烂尾,需要系统化的设计与创作 , 在进入正式制作期后,就要摆脱创作上的争执,不被外界过多地干扰 。如果在结局上达不成共识 , 找不到表达重点,那么创作者的解决方法,也应是顺延作品的统一气息,尽力用节奏、表演、细节等可以凸显魅力的元素,来弥补硬伤的缺陷 。
《狂飙》有没有“烂尾”,不一样的观众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 。好在,对这部大热剧集,网友们普遍比较宽容 , 也把更多注意力放到了角色的塑造和演员的表演身上 。对于创作者来说,获得观众的这种宽容是幸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可以感到心满意足,放弃更高的追求 。一部剧的热度可能是一时的 ,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一定会在未来被反复打量,其含金量也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 。
《狂飙》作为一部凸显真实性的扫黑除恶剧 , 不管是表现反派角色的复杂性格,还是塑造正面人物的有血有肉,当然呈现出了创作者的高超功力和扎实工作,但它其实也是对早期经典警匪剧的一种继承和延伸 。所以对《狂飙》的评价,也应该放置到整个国产警匪剧、扫黑除恶剧的大视域里进行 。对比早期的同类型电视剧,它有了哪些突破与创新、又表现出哪些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对比许多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的结尾,《狂飙》到底还有哪些还可以提高的地方?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去关注、讨论 。
就此而言,《狂飙》虽然已经大结局,但它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上已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