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继承发扬的认识及思考

我很崇敬“大医精诚”,“精”乃“学术精深,辨治精准,诊疗精湛”,亦即“医精为业”;“诚”则是“诚心、诚信、诚意”,即“对工作要有诚心,对中医学术要有诚信,对患者要有诚意” 。同时为了继承发扬中医药,还应做到“读经典,做临床,取众长,细观察,善思悟,写文章” 。  中医药继承发扬的认识及思考   中医继承工作仍需重视   中医历代总结的认病、诊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来之不易,也要不断选择 。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鲜明,要重视人体、自然、四时、正气与邪气等之间的关系,也要重视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的运用 。同时要不断创新中医的现代研究,中医药的发展取决于历代医家反复临床实践的总结以及思悟研究,并有与现代医学的链接和对其借鉴 。  读经典、做临床、取众长   经典是中医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包含历代名家名医收集的精华,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 。临床为我们提供了发挥天赋的天地,临床主动和被动为我们寻得启示成功的机会,是探寻科研创新、新药研发、寻找闪光点的宝地 。博采众长是历代医家的美德 。人之长处,择优而选,不耻下问,均是提高行医之术的方法 。  细观察、善思悟、写文章   细观察乃是认真观察患者的四诊病情、诊疗过程、用药以及症状学的演变,探讨疾病规律,发现疾病的个性、共性特点 。善思悟则是在临床诊疗中进行的思悟积累,认识疾病、探讨诊疗的过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写文章可以归纳自己的新发现、对某疾病认识上的新观点,交流诊疗疾病的经验,提高学术水平、拓展自己的认识 。  中西医并重,用中西医两法   中西医并重符合中国现状,也符合多年“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的政策 。中西医两法、中西医互补,应用于临床大有好处 。  中西医应互补与借鉴 。针对不同的疾病,中医、西医各有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可互补发挥作用 。中医可借鉴西医的诊断以及西医的检查及检验手段 。  临床工作的几点思考   注意仔细观察患者脉症等临床表现 。在风哮、风咳的研究中,我们经过临床反复观察,而后探取闪光点,进行了研究及文献考证,通过中西医链接,借鉴西医的诊断和方法,从而提出了再研发的想法 。  有关学术见解   哮病:对于哮病,历代医家强调“以痰为中心”的认识 。哮病常因外邪诱发,痰确实有临床意义,但哮病无痰者亦有之,表现为以风邪为主,症见突发突止,无痰或少痰,鼻咽痒感,哮喘发作 。除了寒哮、热哮、虚哮,还有风哮,过去也有糖哮、盐哮、醋哮等名称 。  风咳:是一种阵咳、突发、呈刺激性咳嗽,冷空气、异味刺激等引发咽痒、咳嗽 。应用从风论治的方法,将“风咳”与西医咳嗽变异型哮喘链接,可以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  肺痿与肺间质病变:我们在临床中将“肺痿”与肺间质病变相链接 。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对照,病案中的双重诊断是中医学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中西医病名对照,有利于从病与证、阶段与整体认识中医的病症内容 。  关于中医理法与临床用药   中医理法指导临床: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在中医临床诊断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有是证用是法”“依证立法”,治则指导治法,治法指导方药 。  注意临床用药组方的合理性:“随证治之”“依法治之”“方不对证非方也” 。药不在多,而在于精;方不可乱,而要有针对性,证治用药合理 。  对中医要有信心,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学 。坚持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不能丢掉中医理论指导,也不能放弃中医历代创造的可以保留的病名 。要找好切入点,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从而找到治疗常见病、甚至是疑难病的方法,并取得临床效果,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继承发扬的认识及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