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

此病又叫暴发性传染?。?由细菌引起 。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体表充血或出血,有的肛门红肿,部分病鱼还伴有跟和眼眶突出并充血 , 肌肉亦有出血现象 。剖开体腔有腹水 , 肠空,肠微红,脂肪有出血点 。亦有症状不明显的病例 。据调查 , 这种疾病病程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急性型来势猛,呈暴发性,有死亡高峰期;慢性型则死亡缓慢,无死亡高峰期,1个十多亩的池塘每天仅死数尾鱼 。
流行季节一般是4-10月,流行高峰期是6-8月,高峰期水温是25-35℃ 。危害鱼的种类有鲢、鳙、鲫鱼、白鲫、异育银鲫、团头鲂、鲤等多种淡水鱼类 。我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河北、广东、广西、上海、天津等20多个省市广泛流行 。是近几年危害我国淡水鱼类最严重的一种流行病 。从鱼种到成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咸鱼 。
【怎样防治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及其防治技术】预防方法应采取以下综合预防措施:
(1)彻底清理鱼塘 。从两方面着手 , 一是清除淤泥,二是生石灰消毒 。关于清淤问题从调查来看,目前较难办到 。但是,有机质沉积太多,淤泥太深,是致使细菌性败血症暴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 。一定要从长远着想,统一安排,分期分批解决清淤问题 。
(2)做好鱼种消毒工作 。在成鱼塘放养鱼种时,鱼种在卖出单位或原鱼种塘内 , 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0.4克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消毒1次 。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应当合理 。特别是放养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和承包者的技术水平来定,不能过密 。
(4)定期进行药物预防 。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水深l米用15-20千克 。在泼生石灰的第二天,还需用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内服药连喂数天 。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措施,几年来坚持采取这条措施的鱼塘,都束发生这种病 。
(5)从一个渔场或者一个地区而言 , 治病工作亦就是预防工作,当发现某鱼塘患细菌性败血证时,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 。
(6)发病鱼塘要隔离,鱼桶和鱼网要专用 , 用具和工具用后要进行消毒处理 。死鱼捞起来不要乱丢,应集中坑埋 。
(7)发病塘不要动网,动网的次日会带来大批鱼死亡 。
(8)在治疗细菌性败血病同时 , 不可再施碳酸氢铵等化肥,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 达不到治愈的目的 。,
(9)要结合以往本地医、本场寄生虫病发生情况,做好体外寄生虫病预防工作,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 。
(10)加强饲养管理 。这包括做好四定投饲 , 改善水体环境,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勤巡塘等管理措施 。
治疗方法
(1)第一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池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0千克 , 以改良水质 。
第二至第四天内服败血宁,每100千克鱼每天用药量为25克 。先将该药与等量面粉拌和 , 然后均匀拌入细米糠中,加水浸泡约2小时,晒干后再揉成粉末状,一天用量分两次泼洒投喂 。3天1个疗程 。防治鲢鱼细菌性败血症,一定要按照上述用法制成粉末状药饵投喂 。
(2)在并发细菌性烂鳃病时 , 第一天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l克)或三氯异氰尿酸(每立方米水用药0.4克)1次 。
第二至第四天投喂败血宁,用量和用法同上 。
(3)尚有鱼泰药饲、鱼复宁(鱼血散)等商品渔药可防治本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