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师诊病技巧

来看中医的患者,多数不是自己先说出症状,而是先让医生把脉,让医生把这些不适症状一一说出来,说对了,患者连连点头;说错了,患者就皱眉头,于是便对医生产生了不信任感,面对这样的患者,医生难免有一些尴尬 。我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颖悟出一套中医师的诊病方法,那就是:“一背、二看、三切、四思、五练”之法,此法效果奇特,这既能迎合了患者的心理,又不失科学的依据 。运用此法诊治患者,无论是对年轻的医生来说,还是对年资长的医生来说都很管用,其内容如下 。  牢记基本证型——“背”   中医的证是指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 。首先要背熟基本病证 。如实热证、虚热证、气虚、气滞证、血虚证、血热证、血瘀、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虚失血等 。无论多么复杂的病,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病证组成的,要么一个,要么两个,要么几个 。只要把基本病证的症状要点记得滚瓜烂熟,在面对患者时就心中有数,对患者就能说出一二三 。其次要记住病证脉象 。脉象是与病证相对应的 。有一对一的,如细数脉多为阴虚;有多对一的,如滑脉可以是月经前、中、后的脉象,也可以是妊娠脉象,也可以是痰湿脉象 。这就需要认真分析,要通过病史和现有的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以上两条内容是为脉条准确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不可忽视面诊——“看”   望诊是诊察疾病的第一个过程,故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 。中医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 。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几点细细地观察一番 。如:望气色, 通过望面部及五官气色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的病变 。鼻头色青——腹中痛;面色青——诸痛 。望目,《灵枢》“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 。通过察目亦可测知脏腑的病情 。查舌诊,特别是舌尖、舌边、舌中、舌根所对应的脏腑,舌及舌苔的颜色、舌苔厚度等都要弄得一清二楚 。可以说,会看舌诊的医生,基本上就了解了患者的大概病情,对分析病因、病位、病机有很大的帮助 。  注重把脉指感——“切”   在百姓眼里,把脉就是中医有别于西医的独特诊病方式,可以说,脉诊成了中医诊病的代名词 。脉诊主要是按切脉搏,体察脉象变化 。而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脉象的形成,与心、肺、脾、肝、肾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五脏与六腑相表里,因此,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出六腑的变化 。根据病人脉象来确定病名、主症、病情等,从而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根据脉象推测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位 。医者要掌握正常脉象及一些常见异常脉脉象的临床意义 。如:浮紧脉,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浮数脉,主表热证;沉涩脉,主血瘀,尤其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弦细脉,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 。  四诊综合分析——“思”   四诊合参指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材料先进行分析,然后综合思考,最后确立诊断 。古之传说有:“上工诊病听声;中工诊病察色;下工诊病把脉” 。“工”即为医生 。上工、中工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切脉之前就把患者的病已知道一二了,所以切脉时就说得在理一些 。为了对病人更负责,减少医疗差错,医者就应做到用望、闻、问、切及一些必要的现代医学辅助检查,最后定夺,确立诊断 。这样既继承,又创新;既迎合了患者的心理,又做到了诊断疏而不漏 。这样的做法就是“思” 。  加强临案实践——“练”   常言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一般老中医师瞧病时“不等病家开口,便可知晓一切” 。医生不问患者任何情况,就可知道患者的病情 。老中医师们往往一边细细切脉,一边看患者的舌头,一边就告诉患者哪儿不舒服 。患者听后很是信服,忙说:“神了,简直病就长在医生身上一样” 。要想象老中医师那样把脉切得准,病看得好,医生们平素就得加强业务学习,临案训练 。只有练得多,头脑里闪现过的病人病象就越多,医生临证经验也就越丰富 。老中医也是这么成年累月练出来的,老中医也是从年轻时代走过来的 。要做好这项工作,说得具体一些就是:首先是对来就诊的病人进行望诊,依次是闻诊、切诊,最后问诊 。在这个过程当中,舌诊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医生们诊病取得信任的重要诀窍之一 。  所以说,为了让患者就诊满意,充分彰显中医瞧病之神奇,中医师们就应发扬传统切脉定病情之法,迎合患者之看病心理:“切脉瞧病、证脉融合、脉条清晰”,众患赞誉,日后你将会成为一名百姓信任的地地道道的中医师了 。(苏清华)【基层中医师诊病技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