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深镜|湖南多家餐馆卖“拍黄瓜”遭职业打假:“打假父子”频繁举报企业索要高额赔偿


拍黄瓜
小餐馆卖“拍黄瓜”遭举报
商家怀疑遇到“职业打假人”
进店点名要吃“拍黄瓜”
刘先生在湖南株洲经营着一家小餐馆 , 平时店里主要做一些当地的家常菜 。他告诉采访人员,2023年4月份,两名男子进入店铺就餐,主动要求商家做一道“拍黄瓜”,可是他家菜单上 , 并没有这道菜,这两名男子就建议“把黄瓜拍碎,加点儿辣椒和醋就好了 。”
他本以为这就是普通的食客,但没过几天,刘先生的店就被人举报 ,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查看他的相关证件,说他在没有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 , 销售“拍黄瓜”属于超范围经营,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处罚 。
“明明就是他们点的拍黄瓜,为什么说是我们在销售?”刘先生很纳闷,他觉得 , 当初给这两名男子做“拍黄瓜”时,就没有想过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 “一份拍黄瓜值不了多少钱,但他们这种举报,却让我觉得自己被钓鱼了 。”
后来,刘先生将情况也反映到了市场监管部门和当地的餐饮行业协会 。他们这才发现,类似的案例不是第一次出现,而这两名男子曾多次以同样的理由举报当地多个餐饮商家,从2020年至今就举报了49次 , 被举报餐企认为相关举报系“恶意举报”,纷纷联名反映 。
采访人员获取到的一份由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案例情况显示,这两名男子为一对晏姓父子,他们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无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证这一由头 , 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 。
【封面深镜|湖南多家餐馆卖“拍黄瓜”遭职业打假:“打假父子”频繁举报企业索要高额赔偿】在株洲经营火锅店的魏先生,就曾被晏姓父子举报过 。“当时他们进店点了300多元的餐,其中就有拍黄瓜 。”魏先生说,当天这对父子提出按照当天消费的总金额索要十倍赔偿,“按照价格,就是3000多元 , 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晏姓父子提出商家没有冷食类制售许可证,如果不私了就去向市场监管局举报,魏先生迫于无奈 , 先是停止销售“拍黄瓜”,之后又因为金额协商问题,跑到餐饮协会反映,他这才得知,原来跟他一样有着同样遭遇的还不止一家 , “这简直就是敲诈,我卖一年的‘拍黄瓜’,都不一定赚到这个钱!”
行业协会出台文件提醒规范经营
类似举报不止不休
商家联名抵制“打假人”
5月18日,封面新闻采访人员也联系到了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朱军 。他向采访人员确认了当地多家餐企遭遇晏姓父子利用“拍黄瓜”频繁举报的事实,他说,针对当地49起“拍黄瓜”遭举报一事 , 市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也曾组织餐饮企业、行业协会和律师等召开会议探讨 。
在这次探讨过程中,被举报的餐饮企业代表反映了晏姓父子利用餐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这一由头,连续多次举报株洲市餐饮企业,达到迫使餐企拿出钱财“私了”的目的等相关情况 。这些企业和商家要求制止这种“恶意举报”行为 。
朱军告诉采访人员 , 据他们了解,这对晏姓父子之所以举报“拍黄瓜”,无非是因为很多商家没有冷食经营许可这方面的意识,“很多人觉得拍黄瓜是一道很小的家常菜,但是对方就站在法律的角度,说你超范围经营,这让商家都很无奈 。”他说,晏姓父子举报餐饮企业和商家后,往往会提出私了,如果私了不成再举报至市场监管部门,而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此类行为 , 往往就不好作出处罚 , 但这个时候,晏姓父子又会向上级部门举报市场监管部门“不作为”,“这让我们十分头疼” 。
后来,这次探讨会议的餐饮企业代表签署了一份联名协议,拒绝和晏姓父子“私了”,还曾有商家将晏姓父子的照片挂在门头显眼处,提醒各处商家不要接待这对父子就餐 , 但这种做法 , 也遭到了晏姓父子的举报,说“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 。
因此,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后来作出要求 , 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督服务,指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市餐饮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行业自律和引导作用 , 带领餐饮企业开展自我检查 , 自我整治 , 相关餐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合法合规经营意识,及时整改存在的相关问题,市场监督部门要借鉴探索“首违免罚”的监管服务具体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