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蕴含的文化内涵 七夕节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二 )


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乞巧活动的开展就是激励人们追求聪明才智 , 不断创新 , 自强不息 , 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年年创新 , 代代传承 ,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 , 乞巧活动恰恰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开展的 。如果让乞巧活动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 将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乞巧看重的是人们素质的提高,而祈福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和平,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 。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亦是中和,而民间文化追求和合圆满的精神更是以上文化精神的根源 。因此 , 和合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 。
从资料来看 , 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民间在七夕祭活动中也非常看重祈福,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和平 。足见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的开展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和促进世界和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4、七夕节吃什么,七夕各地饮食文化在七夕情人节这个浪漫的节日,很多人在鲜花与巧克力的浪漫中忘记七夕节的饮食是什么 。这个时节很多地方还处于盛夏,吃太多巧克力可不好哦 。不妨了解一下七夕节各地的饮食文化,为了过一个健康完美的七夕节,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七夕节各地饮食风俗,看看他们吃什么吧 。
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 , 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 , 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 , 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 , 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 , 在七夕这一天 , 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 , 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 。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 , 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 , 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 。考究者还会使用“巧果卡子”的木制模具做出来各式各样的巧果 , 如鱼、花生、桃子、篮子、莲蓬、老虎、狮子等等 。制作时只需将调好的面拽成小块塞进印模里,小号的用手指肚、大号的用手掌根压实与卡子一般平 , 然后小卡子抓住一端、大卡子握住把儿,用力将另一端磕向案板便可做出各种形状和印着吉祥图案的“巧果”面团,接着经过烙烤或油炸后便可食用 。吃时,若嫌干燥腻味 , 不妨喝几口王老吉 , 有助于预防上火 。
吃面条
另外这一天有吃面的习俗,这一天往往跟中国的24节气以外的三个杂节气 , 一个杂节气就是三伏,还有一个是暑九,还有一个南方的雷雨 。大家都知道头伏饺子,二伏面 。而且吃面意味着挑寿,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长寿 。还有为织女摆贡 。
面条可以做,抻面最好 , 它象征着巧,而且象征你以后的性格能屈能伸,特别是能男孩子抻面或者给丈夫抻面,而且具有韧性,说明你出去做人也要有韧性,你的事业才能够成功 。丈夫的夫本来就是天字出头叫夫,丈夫为天,妻子为地,面抻出头上,天就为夫,就可以闯出一番事业 。另外闯荡出来,还要祝福婆婆公公健康长寿 。
蚕豆
很多人不知道,七夕节还与分豆结缘 。每年七月初七,各家各户都要分食蚕豆,谓之“咬鬼头” , 取驱邪的意思 。“分豆结缘”是福州七夕节特有的风俗 。此俗缘出郊区,后传入城中 。节日里福州人相互赠送蚕豆,并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蚕豆谈天说地,以作结缘纪念 。七夕成为促进家人和睦、朋友缘深、邻里友好相处的“结缘节” 。平日,小孩、邻里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蚕豆一分,积怨便烟消云散了 。
瓜果
七夕是以瓜果为主 , 因为这个时候瓜果下来了,特别是西瓜 。而且这个时候最忌讳的是不吃梨,大家在这一天吃梨,就和巧距离得更远 。所以一般这天女孩子都不吃梨 。
七夕的时候放桃,将来到了中秋,我们供月供娘娘都放 。另外这个时候,端午节刚过之后,还有一些剩的樱桃,一般都喜欢采来 。大家为什么要用樱桃,五月是热月,过去了,七月是分离的月,又进入酷暑,疾病开始蔓延 , 蚊蝇很多,樱桃像小灯笼一样 , 代表日子红红火火 , 第二,民间还这样认为 , 英雄一来 , 妖魔鬼怪统统逃跑了 。还有桑葚,吃了白桑葚,象征着我从现在一直到天冷 , 吃菜或者水果的时候吃不了虫子,黑桑葚如果在这天吃就吃不到苍蝇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