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中的性能测试是什么( 二 )


并发测试:模拟用户的并发访问,测试多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同一个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者其他性能问题 。
了解了这些基本信息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测试性能?
博睿数据为大家整理了7个方法论:
SEI负载测试计划过程:关注负载测试计划的方法,包括6个关注区域:目标、用户、用例、生成环境、测试环境、测试场景 。
RBI方法:是Empirix公司提出的一种用于快速识别系统性能瓶颈的方法 。
RBI方法基于以下事实:
1、发现的80%系统的性能瓶颈都由吞吐量制约;
2、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瓶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采用吞吐量测试可以更快速的定位问题 。
需要注意的是RBI的分析方法是自上而下的:即首先确定是由并发还是吞吐量引发的性能表现限制;然后从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代码4个环节确定系统性能具体瓶颈 。
性能下降曲线分析:描述的是性能随用户数增加而出现下降趋势的曲线 。
性能下降曲线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单用户区域——对系统的单用户响应时间;对建立性能的参考值有帮助;
性能平坦区域——在不进行更多性能调优的情况下所能期望达到的最佳性能;该区域可被用作基线 。
压力区域——应用轻微下降的区域;典型的、最大的建议用户负载,是压力区域的开始 。
拐点——性能开始急剧下降的点 。
LoarRunner性能测试过程:计划测试、测试设计、创建VU脚本、创建测试场景、运行测试场景、分析结果 。
Segue提供的性能测试过程:是Segue公司Silk Performer提供的性能测试过程;适合性能调优和优化 。
敏捷性能测试:是随着敏捷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行的性能测试方法 。
敏捷性能测试包括如下特点:
在每个迭代目标中包含明确的性能目标;
建立不同层次的性能测试——端到端、基于接口、面向具体函数;
完全或接近完全自动化的性能测试——LoadRunner、JMeter、JUnit;
使用测试驱动的方法保证性能与优化性能 。
PTGM模型:应用于非敏捷过程的性能测试模型;分测试前期准备、测试工具引入、测试计划、测试设计与开发、测试执行与管理、测试分析6个步骤 。
此外,在应用领域方面,性能测试又可细分为5个领域:
能力验证——在给定条件下,系统能否具有预期的能力表现 。
规划能力——应该如何使系统具有我们要求的性能能力;如:应该如何调整,使系统能够满足增长的用户数的需要 。
性能调优——主要应用于对系统性能进行调优 。
发现缺陷——主要时通过性能测试的手段发现系统种存在的缺陷 。
性能基准比较——通常应用在敏捷开发过程,是在不设定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得到每次迭代中的性能表现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决定迭代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
性能测试怎么做?
那么,了解了性能测试的基本常识后,我们接下来就要了解性能测试要怎么做?
一般而言,性能测试的流程分为需求分析——测试准备——执行测试——结果分析与调优——报告与总结五个阶段 。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下 。
(1) 需求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性能需求分析是整个性能测试工作开展的基础,如果连性能的需求都没弄清楚,后面的性能测试执行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性能需求分析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性能测试的结果 。
需求分析需要明确倒底要不要做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明确被测系统是什么?被测试系统的相关技术信息如:架构、平台、协议等?明确被测系统的基本业务、关键业务,用户行为?明确性能测试点是什么?哪些需要测,为什么?哪些不需要测,又是为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