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绿茶是婺源的特产之最?为何这么说?婺源绿茶( 二 )


而另一个婺源人朱熹,则是一生嗜茶爱茶,晚年自称“茶仙” 。八百多年前,他从福建回家乡婺源扫墓时,不仅把武夷岩茶苗带回家,在祖居庭院植上十余株,还把老屋更名为“茶院”,并作了《茶院朱氏世谱后序》 。
朱熹是理学家,也是教育家,他以茶论道传理学,把茶视为中和清明的象征,以茶修德,以茶明伦,以茶寓理,不重虚华,崇尚俭朴,更以茶交友,以茶穷理 。他曾借品茶喻求学之道,通过饮茶阐明“理而后和”的大道理 。他说:“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 。茶本苦物,吃过即甘 。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 。’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 。”他认为学习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 。其所谓“理而后和”,认为“理”乃是自然界严实的规律,是社会人际关系严格的礼仪 。“理”是“和”的前提,有理才有和 。循理是一种苦修,而只有“行之各得其分”,才能领悟到“至和”的甘甜 。这是朱子对茶之“礼”的思想升华 。
朱子讲学亦常以茶喻学 。宋代煎茶仍然沿袭唐代遗风,在茶叶中掺杂姜葱椒盐之类同煎,犹如大杂烩而仿茶味 。朱熹对学生说,治学有如此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的味道,便是事物夹杂了 。”他认为对理学要钻深研透,皓首穷经,绝不要被当时流行的某些流派所迷乱 。朱子巧妙运用这一比喻,既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 。
婺源是朱子的故里,朱子理学在此间影响深远 。自南宋以下,婺源儒学盛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婺源人奉行朱子《家礼》,尤重礼仪,作为待人的茶礼因而更为讲究 。婺源茶道就深深地烙上了朱子思想与婺源淳朴民风的印记,充分体现“敬、和、俭、静”的文化内涵与道德精神,并以“文士茶”、“农家茶”、“富室茶”细分,彰显不同层次的文化形态 。
四、婺源绿茶文化积淀: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
一千二百多年前,“茶圣”陆羽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茶经》中记载,“歙州生婺源山谷” 。当时的歙州即历史上的徽州早期,州府在歙县,地域包括现今安徽黄山市辖地域、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和石台县南部以及江西省婺源县 。根据此记载,婺源茶无疑是歙州茶的代表 。同时,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列出了唐代产茶的八个道、四十三个州郡、四十四个县,婺源位列其中,说明婺源在唐代就是中国著名的茶区 。
一百多年后,南唐都置制使刘津在《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中,记述了茶区的盛况:“太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兵甲且众,甚殷户口,素是奥区…… 。于时辖此一方,隶彼四邑,乃升婺源都制置,兵刑课税,属而理之 。”在这篇《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中,刘津已把婺源与浮梁、祁门并列,说明婺源的茶产量并不逊于浮梁、祁门 。而在婺源设税茶机构负责管理四县茶税,还说明婺源的税茶额在浮梁、祁门之上,属税茶大县 。
【婺源绿茶是婺源的特产之最?为何这么说?婺源绿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