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土壤 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

无论是直播或育苗,苗出齐后 , 都要进行行间定苗 。
间苗要早 , 以免植株拥挤互相遮荫,争肥夺水 。黄芪一般间苗2—3次,第一次在苗高6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在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然后进行定苗 。
定苗时 , 穴播的每穴留苗3—4株,条播的每隔10—12厘米留壮苗1株,育苗每2—3厘米留苗1株 。
补苗需在阴天或晴天的午后或傍晚进行,用苗可事先培育或从间下苗中选用 。补植之苗多分枝 , 故缺苗过多时,最好用催过芽的种子重新播种 。
二、黄芪的中耕除草

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土壤 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

文章插图
黄芪除草一般结合中耕进行 。中耕一般每年进行3—4次 。
苗高5厘米左右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苗高7—8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后进行第三次中耕 , 以后视田间杂草情况进行 。
中耕深度一般按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 , 行中深的原则进行,做到不伤苗,不埋苗,不伤根,不留草 。
三、黄芪的追肥方法
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土壤 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

文章插图
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3次 。第一次追肥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进行 , 一般亩施人粪尿1000千克或用硫酸铵15千克兑水浇施 。
第二次结合第三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用堆肥1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铵10千克混合均匀后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 。
第三次在入冬苗枯后每亩用厩肥2000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50千克后混合拌匀施入田间,施后培土防冻 。
四、灌溉排水要求【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土壤 黄芪种植后如何管理】黄芪苗期耗水量少,若底墒不足 , 天气干旱,应用小水或隔行灌溉,切勿大水漫灌 。
在结果种熟期,如遇高温干旱,也应及时灌水,促使种子正常成熟,降低硬实率 , 提高种子质量 。
雨季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根部腐烂,易积水的地块应注意及时排水 , 降低土壤湿度,以利根部正常生长 。
五、黄芪的打顶与摘蕾打顶摘蕾可以打破主茎顶端的生长优势,抑制黄芪株高,控制地上植株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提高黄芪产量 。
摘蕾一般于6月中旬出现花蕾时,将其摘除,通常每年摘蕾3—4次 。
打顶则要适时,打顶过早,会影响地上部分生长,降低产量;打顶过晚 , 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根据黄芪生长发育特点,适时的打顶时间宜在7月下旬 。
六、黄芪的越冬期管理黄芪是多年生植物,生产上要采取必要措施 , 做好黄芪的越冬管理工作 。
1、清理田园:冬前黄芪地上部枯萎后,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堆沤,消灭越冬病虫源,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 。
2、施肥培土:冬季枯苗后 , 每亩用腐熟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50千克混合拌匀后平铺在根头上,再深挖理通沟道,将沟泥覆盖于肥料上 , 以防止根部受冻 。
3、灌水防冻:因水的比热较大,灌水可提高土壤的热容量,有一定的防冻作用;灌水宜在立冬前一次灌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