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车企一家亲”到“实名举报”!长城、比亚迪“翻脸”背后:“高压”的不只是油箱( 二 )


比亚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质变”从2022年开始 。全面转型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2022年累计销售超18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超150%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超55.2万辆,同比增长92.81% ,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占有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 。而同期,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销量仅为2.78万辆 。
此外,在长城汽车聚焦多年的SUV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宋系列车型的销量约47万辆,取代上一年的哈弗H6成为国内SUV市场的年度销量冠军,同期 , 哈弗H6的销量仅位列第三 , 全年约25万辆,同比下滑29% 。
不仅如此,在今年4月乘联会公布的SUV车型零售量榜单前10位中,比亚迪占据三席 。其中,比亚迪元PLUS以2.9万辆的成绩夺冠,宋PLUS新能源家族和唐新能源家族的销量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九 。长城汽车旗下则只有哈弗H6上榜,以1.6万辆的成绩位列榜单第六位 。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发布举报声明的当日,正值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 。据官方消息,新车售价为13.58万~15.98万元 , 这一价格区间与近期上市的哈弗枭龙高度重合,两款车型接下来的竞争大概率是场“白刃战” 。
“哈弗枭龙MAX和哈弗枭龙两款车型承载着哈弗品牌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使命,而哈弗新能源转型能否成功直接关系着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战略能否顺利推进 。”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如此评价哈弗枭龙系列对长城汽车的战略意义 。
尤其是对于当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奋起直追的长城汽车来说,哈弗枭龙系列不容有失 。在乘联会最新公布的4月国内汽车厂商零售量排名中,前十名已不见长城汽车身影 。而该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逼近50% , 达到49.5% 。有观点认为,面对比亚迪在其传统优势市场的表现 , 长城汽车不仅需要“接招” , 更需要“出招” 。
市场拼命“卷”,“内讧”不新鲜
眼下,国内车市环境复杂多变,连续高增长的新能源车市也出现波动 。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64万辆和63.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和2.5%,市场“内卷”情绪加重 。
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自主品牌,在相继经历“配置战”“体验战”“盈利战”“价格战”后,彼此间的“摩擦”也越发频繁 。
今年2月,长安汽车就曾向吉利汽车发去律师函称,吉利旗下中高端新能源产品系列——吉利银河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雷同之处 , 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长安汽车要求吉利停止相关行为,因此发送律师函,同时长安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的权利 。
针对“抄袭”传闻,吉利方面发布声明回应称 , 该律师函误导公众,对公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同时,吉利银河之光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正向设计开发,在设计上延承了吉利独特的“涟漪美学” , 有着独立且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 。而在更早的2018年,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曾因“黑公关”事件“互怼” , 但最后双方握手言和 。
此次长城对比亚迪的举报也反映出,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之间已经进入到“零和博弈”中 。那么,比亚迪的相关车型是否存在排放不达标问题?如何鉴定?鉴定之后,又将如何处理?鉴定结果又将对这两家头部自主车企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天下车企一家亲”到“实名举报”!长城、比亚迪“翻脸”背后:“高压”的不只是油箱】一系列疑问仍在迷雾中,但资本市场已快速反应 。截至5月25日收盘,长城汽车(601633.SH)A股股价下跌6.17%,报收24.8元/股;比亚迪(002594.SZ)A股股价下跌2.41%报收255.6元/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