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三桩誓愿背后的含义 典故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内容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窦娥冤三桩誓愿背后的含义以及典故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内容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
《窦娥冤》,是元杂曲中的四大悲剧之一,原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故事的背景是元代 。
苦命的姑娘窦娥窦娥年幼时叫窦端云,从那时起就是个苦命的姑娘 。
自幼丧母本来就很不幸,但是父亲窦天章还一心考取功名,在她七岁那年,为了凑赶考的路费,把她卖给了蔡婆婆做童养媳,杳无音信 。
从此窦天章的女儿窦端云消失了,蔡婆婆有了一个叫窦娥的媳妇,窦娥十七岁成婚,十九岁守寡,好在蔡婆婆家还有高利贷的生意可做,两个寡妇生活倒还过得去 。

窦娥冤三桩誓愿背后的含义 典故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内容

文章插图
坚守妇德,明辨是非的姑娘窦娥年轻守寡,窦娥安守妇道,孝敬婆婆,两人相依为命 。
怎奈寡妇门前是非多,流氓张驴儿父子看上婆媳二人,威胁蔡婆婆答应将父子二人入赘到家中,也就是婆媳两个嫁给父子两个,蔡婆婆世故苟且,胆小怕事,首先答应,选择嫁给那个老流氓 。
窦娥坚决不从,婆婆这样做,其实是置窦娥于危险的局面,蔡婆嫁给张老儿之后,张驴儿就成了蔡婆婆的继子,成了窦娥丈夫的“兄弟” 。
按照元代当时婚姻制度,兄弟有收继兄长之妻的权利,儿子也有收继父之妻的权利 。
这在安分的窦娥来看,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好在素日里她善良孝敬,婆婆在劝说窦娥无果的情况下,反过来劝说张驴儿父子,不要逼迫窦娥 。
窦娥冤三桩誓愿背后的含义 典故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内容

文章插图
有气节,宁死也不认罪的窦娥张驴儿贼心不死,他认为如果蔡婆婆死了,家产归他父子二人所有,再威胁窦娥就会容易很多 。本来想毒死蔡婆婆的羊肚汤,阴差阳错被老子喝了 。
恼羞成怒的他,买通官府,以“药死公公”的罪名状告窦娥,窦娥有气节,尽管受尽毒刑和折磨,宁死也不认罪 。
心地善良,含冤伏法的窦娥但是如果她不认罪,官府就要惩罚她的婆婆,她的善良不忍心让她眼看婆婆像自己一样忍受严刑铐打,于是违心地承认药死了“公公” 。
在押赴刑场之时,这个善良的姑娘求押解官,“前街里走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走后街,只是为了避免让婆婆看见自己披枷带锁伤心 。
窦娥冤三桩誓愿背后的含义 典故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内容

文章插图
心有不甘,对命运控诉的窦娥自己本来就没有做错,如此就死,怎能甘心!
这是千古奇冤,就像她唱词中的那样
“我不肯顺他人,倒让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成了惹祸的胚胎”
尽管之前的窦娥,也曾经信奉日月天地鬼神 。但是在临死前那一刻,她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控诉
“天地也,只该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
盗跖是春秋时期的山大王,是暴虐的代名词,但是他横行几国,最终善终 。颜渊,孔子的学生,是非常贤能的弟子,但是很早就因为贫困而死 。
窦娥冤三桩誓愿背后的含义 典故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内容

文章插图
她对于“朝暮悬”的日月产生了怀疑,她意识到了在当时的环境中,上天没眼,命运不公 。以前她坚信,好人有好报,但是此刻,她的三观被颠覆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