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


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

文章插图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四人被誉为晚清的中兴名臣 。当然 。他们也确实起到了“中兴”晚清的作用 。至少让清朝多喘了几十年的气 。
曾国藩被捧得很高 。这得归功于“成功学热” 。说到才华 。曾剃头拿个第一应该也没问题 。毕竟清朝给了他“文正”这个谥号 。虽然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 。是慈禧给他的回报 。但是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能够埋下头做学问的人 。
左宗棠很狂 。很自负 。胡林翼说他是“近日楚材第一” 。林则徐也说他是“绝世奇才” 。如果他能够将心思用于做学问 。不说超过曾国藩 。和曾平起平坐也不难 。可是左宗棠更看重的是做实事 。趋近于“事功之学” 。
李鸿章当然也很有才华 。但是纵观李氏一生 。他的才华更多的是官场上的才华 。他知道怎么讨好上司 。也知道怎么拉拢下属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职场上的“老油条” 。
张之洞的学问才华更不用说了 。乡试是解元 。会试是探花 。腹中没点经论、没点墨水还真办不到 。看看曾国藩和左宗棠为了考个进士考得多辛苦?
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

文章插图
可是 。如果说到对中国的贡献的话 。这第一恐怕还属左文襄公 。李鸿章次之 。曾国藩又次之 。张之洞再次之 。
我为什么将曾国藩放在第三呢?因为说的是对中国的贡献 。不是对清朝的 。曾国藩的一生 。只有两件值得说一说的事 。
第一件是“平发” 。也就是平定太平天国 。他之所以能得“文正”这个谥号 。除了“平发”为清朝收复了半壁江山之外 。还在于他主动配合慈禧裁撤了湘军 。免除了清朝的后顾之忧 。
第二件则是他曾和李鸿章、容闳推动了晚清的“留学生运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 。曾剃头恐怕只能放在第四了 。
张之洞之所以放在第四 。实则是因为他和曾、左、李三人相比 。拿得出手的几乎只有实业 。近代中国实业的觉醒离不开张氏的贡献 。但只有这个的话 。显然还不够 。
也许还会有人说 。曾剃头不能第一的话 。李鸿章总可以吧?李鸿章还真不行 。
李和曾一样 。如果说是对于清朝的贡献 。让他们二人并列第一也没什么不妥 。曾国藩为清朝收复半壁江山 。李鸿章自称“裱糊匠” 。为维护慈禧的统治而竭心竭力 。又创办了这么多个“第一” 。对于清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了 。
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

文章插图
不过 。将李鸿章和左宗棠一比 。二人对中国的贡献便顿见高低 。
晚清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数出于李鸿章之手 。不论他是愿意 。还是被迫 。总之他确实签了 。难道清政府想签吗?显然也不想 。如果说不想签就能开脱的话 。清政府不也能免罪了?
更何况 。我并不认同李鸿章出于被迫或者是为慈禧背锅的说法 。他自称“裱糊匠” 。是谁的“裱糊匠”?是慈禧的 。因为他的权势和荣华富贵统统来自于慈禧 。他的利益已经和慈禧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就是他很愿意为慈禧“擦屁股”的原因 。因为他得保住这份得来不易的权势和富贵 。
这也就是说 。他虽然不想签约 。但是对于签约这件事他是自愿的 。不存在什么背锅不背锅 。他要真不想背锅 。真不想签约 。慈禧还能拿着刀逼他不成?又想要权势富贵 。又不想付出 。哪有这么好的事?
李鸿章自己想要得到慈禧的宠信和重用 。所以才甘当慈禧的忠实走狗 。为她“擦屁股” 。擦完了又嫌赃 。又觉得自己可怜?简直可笑 。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 。“当了婊子 。还想立牌坊”这句话应该很适合 。
李鸿章在洋务这一块确实做了很多 。可也别忘了 。左宗棠同样是所谓的“洋务派”的重要成员 。他在洋务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可不比李鸿章差多少 。
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

文章插图
当然 。决定左宗棠对中国的贡献高于李鸿章的还是——李鸿章拼了命地将中国的地割下来送给列强 。左宗棠却是拼了命地从列强手里夺回中国自己的地 。
如果慈禧对待列强的政策是“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那么李鸿章就是这个政策坚实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
左宗棠说要收复新疆的时候 。李鸿章重重阻挠 。一会儿说中国的战略重心在东南 。在于“海防” 。一会儿说阿古柏不好打 。一会儿又说新疆遍地黄沙打下来了也没用 。白白浪费钱而已 。被左宗棠反驳得说不出话来了 。却又撒泼说没钱了 。拿不出军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