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浪漫主义女性观在整个19世纪都深得人心,不仅在文学中被反复提及,而且在科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各类文本中皆有体现,这些文本都试图去证明女性与前现代状态的紧密联系 。在这种语境下,文明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
(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
被不断地拿来作类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19世纪文化中的性别再现模式 。人们总是将女性和原始的前工业时代联系起来,与此相同的做法则是借助女性的母亲角色,将之和没有自我意识、存在于这个世界但又尚未社会化的婴儿勾连在一起 。将女人与自然和传统视为对等,这早已在早期现代思想中屡见不鲜,而达尔文主义进化发展观的流行又让这种观点大放光彩,促使进取型的、不安现状的男性气质与有机的、未分化的女性气质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19世纪后期,科学理论不断试图证明女性处于进化链上较低的位置,总是用儿童或是野蛮人的进化状态来与女性做比较 。正如辛西娅·伊格尔·拉西特
(Cynthia Eagle Russett)
等女性主义历史学家所言,女人被定义为尚未发育完备的人,和男性相比,她们是一种低级生物体,未能从普通原始的胚胎形态中充分分化 。因此,女性气质究竟是代表了发展受限的原始状态,还是代表了未被现代社会的断裂和矛盾所影响的伊甸园式有机整体,这取决于作者到底是看重进步话语,还是更相信堕落的神话 。
因此,将女性排除在历史之外,这种观点本身就是特定时期历史思维方式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用文化兴衰的哲学元叙事来解释文明的发展 。这样的叙事,体现了对历史终极意义和历史目的不容置喙的自信 。19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迅猛且看似混乱的变化,这一切最终被解释为一种宏大的发展计划,而白人中产阶级男性就位于这个计划的中心位置 。然而,关于遥远过去的田园意象反复出现,这说明人们对这些社会进程还抱有怀疑和矛盾的态度 。如果说我们在体验现代性时感受到了强烈的创新、转瞬即逝和混乱的变化,那么它同时也滋生了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各种渴望 。怀旧是对理想化过去的一种悼念,因此它成为一个有持续影响力的现代性主题:进步时代也是渴望的时代,人们渴望那个业已失去的想象中的伊甸园之境 。
文章插图
追溯“怀旧”的历史和词源,会带来一些有启发的洞见 。该词最早作为一种疾病的名字出现在17世纪晚期,指的是瑞士雇佣兵特别容易患上的重度思乡病 。其症状包括沮丧、忧郁、情绪不定、痛哭、厌食、全身消瘦、偶发的自杀倾向 。迈克尔·罗斯指出,19世纪出现了大量的科学著作来研究这一令人费解的疾病,它们对该病的时间意义和空间意义都做了缜密考察 。医生们一致认为,病人急切地想要返乡,同时也表现出急切回到过去某个重要时刻的渴望 。病人切断了与当下时间的一切联系,遁避到对家庭和出生地的美好回忆中,并哀悼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 。“怀旧之人通过逃离现实世界,表达了对过去的‘过度’依恋 。这种逃离很微妙,病人们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患了病,而只是默默地渴望回到过去,直至死亡 。”这种退行的毁灭欲望,是由现代社会的混乱所造成的,因为流动性的增强和人口的变化导致了大量人口离开家乡,失去了故土之根,从而也失去了与出生地和历史的自然延续性 。
有些医生认为,女人不太容易产生怀旧情绪,因为她们的生活更静止,以家为主 。换句话说,尽管女性作为母亲往往是怀旧的对象,但她们自己很少成为怀旧的主体 。她们不渴望回到过去,因为她们就是过去;她们属于家庭领域,很少有无家可归之感,也不太会渴望那些逝去之物 。当然,现在怀旧已经不再是一种病症,但是异化的现在与美好的过去之间仍然有着一根时间分割线,它仍然被投射到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男性空间和女性空间的分野中 。女人之所以被认为不那么容易怀旧,是因为她们不像男人,她们的生活更为静好,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 。相应地,母亲的家园对于那些逃离混乱、流动的现代生活的人来说,就是救赎的庇护所 。女性气质继续成为一个能指,指向现代人不再拥有的整体性
推荐阅读
- 歌词做勇敢的女孩是什么歌 勇敢的女孩歌词
- 小时候只要求背古诗,但却没教我们怎么作诗?古诗大赛也只有背诗,传承上是不是有问题了?
- 今天是我的生日歌词 生日歌词
- 鹿鼎记鳌拜的武功叫什么 《鹿鼎记》鳌拜的全名到底是什么
- 《重生之门》许正清手表意味着什么
- 宝宝拉肚子 宝宝经常拉肚子该如何调理
- 韩公主原型死了么?韩公主是谁
- 你认为最好看的韩国电影是哪一部?
- 十大最好听的古风歌曲排名 十大最好听的古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