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 二 )


这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在托尔斯泰创作生涯中的时间定位 。
三大长篇在列夫·托尔斯泰个人生活中的空间位置
空间理论是现在非常时髦的一个理论,我们对一个城市的理解,可以把它放到文化的空间里,放到历史的空间里,甚至社会也是一个空间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托尔斯泰在什么环境中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
这里说的空间不完全是时代的空间,其实托尔斯泰这三大长篇都是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开始写的,而19世纪俄国文学的兴起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全体国民民族意识高涨有着密切的关联 。
在19世纪的中期,俄罗斯人作为一个民族,突然意识到了本民族的力量,突然觉得自己的民族必须有尊严,这个尊严不光要通过打仗来实现,不光要通过经济的发达来实现,还要通过文学、艺术的发达来彰显 。托尔斯泰从60年代开始写这三大长篇,前两部都是在他的名叫“雅斯纳亚·波里亚纳”的庄园里写的 。这个庄园的俄语名称翻译成中文就是“明亮的林中空地” 。一大片森林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一片空地,这片空地上不长树,就叫“林中空地” 。“林中空地”前面有一个形容词“雅斯纳亚”,“雅斯纳亚”的意思是“明亮的,明朗的,鲜艳的”,所以我们有时把这个庄园的名称翻译成“明亮的林中空地”,也有的翻译家干脆把它翻译成“晴园”,不过这个译名没有完全流传开来,因为我们觉得这个译名太像苏州园林的名称了 。去过托尔斯泰庄园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几百公顷的土地,一览无余,完全不是中国意义上的“园”,所以,我们在更多的场合下还是用音译,翻译成“雅斯纳亚·波里亚纳”,虽然这对不懂俄语的人来说不容易记住 。现在这个庄园是中国旅游者的打卡圣地 。尽管那里交通并不方便,离莫斯科还有两百多公里,为了去这个庄园可能需要一天往返,非常累,但是许多中国游客都把它列入了必去的景点清单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在1989到1990年之间,当时是冬天,我在庄园里待了一个下午没有遇到一个中国人 。我后来去过五六次,现在我每次去都发现,参观庄园的游客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人 。我经常很骄傲地跟俄国人说,俄国是一个文学的民族,中国也是一个文学的民族,这么多中国人专门来看托尔斯泰的庄园,中国作家更愿意去托尔斯泰的庄园,拜谒他的墓地 。就是在这样一个庄园里,托尔斯泰写下了他的前两部作品《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

穷人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

文章插图
列夫·托尔斯泰墓地
这个庄园本身非常大,非常壮阔 。很多中国作家看了感慨说:“我要是有这样一个庄园,我也能写出《战争与和平》 。”这当然是开玩笑的 。我想,世界上有很多人拥有比这个庄园还要大的庄园,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级别的作品 。但这个中国作家这么说也有道理,因为,你所处的空间,它的气魄,反过来会影响到你这个人,尤其在写作的时候 。托尔斯泰在这个庄园中写作,他的房子本来很简朴,但是他不在楼上很明亮的地方写作,而是在一楼挑了一间房,其实是一间半地下的房间 。和庄园一样,这个房间也有个名称——“带拱顶的房间” 。《战争与和平》就是在这个房间里问世的 。
据说托尔斯泰是这样写作的:他写好几页纸,让人拿盘子托着送到楼上,请夫人索菲娅工整地抄写一遍 。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数易其稿,他的夫人总共抄了八遍!现在,在每个与托尔斯泰相关的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手稿 。托尔斯泰的笔迹非常难认,但是他妻子写的字特别好认,托尔斯泰写的这三大长篇,他的妻子都抄过很多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