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成就有什么 历史上诸葛亮的成就有哪些

历史上诸葛亮的成就有哪些?1、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 为蜀汉奠定了基础 。在《三国演义中 , 罗贯中先生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形象 , 但历史上真实的诸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 不仅精通兵法 , 而且还擅长奇门遁甲之术 。他的才能不仅体现在治国方面 , 更体现在军事领域 。
本文目录一览:

  • 1、诸葛亮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 2、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有哪些
  • 3、诸葛亮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4、诸葛亮的主要成就都有哪些呢?
  • 5、诸葛亮一生功绩有哪些?
诸葛亮的主要成就有哪些?主要成就:\r\n1.协助刘备建立并稳定蜀汉;\r\n2.发展内政 , 促进了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r\n3.征服西南夷 , 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少数民族政策 。\r\n\r\n下面是具体的介绍 。\r\n一、书法篇: \r\n诸葛亮所处的时代 , 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 。在他出生前四年 , 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 , 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作“书法” 。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 , 与作为美学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 , 正式拉开了距离 , 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 。这时汉隶已成为别具风格的主导字体 , 同时又始创了草书、行书和楷书 , 使篆、隶、草、行、楷五体基本齐备 。\r\n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 , 能写多种字体 , 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南朝?梁陶弘景是一位大书法家 , 他所著《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 , 采金牛山铁 , 铸八铁剑 , 各长三尺六寸 , ……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 。” 。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 , 还定军山 , 铸一鼎 , 埋于汉川 , 其文曰:定军鼎 。又作八阵鼎 , 沉永安水中 , 皆大篆书 。” “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 于汉川铸一鼎 , 名克汉鼎 , 置丙穴中 , 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 , 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 , 名剑山鼎 。并小篆书 , 皆武侯迹 。”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义作二鼎 , 一与鲁王 , 文曰: ‘富贵昌 , 宜侯王 。 , 一与梁王 , 文曰:‘大吉祥 , 宜公王 。’并古隶书 , 高三尺 , 皆武侯迹 。”北宋时周越所著《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 , 皆武侯篆隶八分 , 极其工妙 。” 。\r\n上述记载是可信的 , 特别是南朝陶弘景 , 距诸葛亮仅二百余年时间 , 他的见闻和记述应是有事实依据的 。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 , 亦喜作草字 , 虽不以书称 , 世得其遗迹 , 必珍玩之” 。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 。”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宫内府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 。南宋陈思《书小史》记载:诸葛亮“善其篆隶八分 , ?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极 , 混合阴阳’等字 , 殊工” 。\r\n从宋代开始 , 把 前人著名书迹摹刻拓印下来 , 以便流传 , 称之为“法帖” 。这一则记载说明:在宋代诸葛亮的书法作品是作为有示范意义的“法帖”流行于世的 。诸葛亮在繁忙的政务和军事活动中 , 始终不忘书法 。《常德府志》记载:“卧龙墨池在沅江县西三十里卧龙寺内 。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于此寺 , 因名 。”我们知道 , 诸葛亮在常德一带活动的时间 , 是在赤壁大战之后 , 战事十分紧张频繁 , 可是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 。\r\n遗憾的是 , 现在还无法看到其书法真迹 , 这只有寄希望于考古的发现了 。\r\n二、绘画篇: \r\n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 , 记载了当时绘画收藏与销售的情况 。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 , 以汉、魏三国为上古 , 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 。”以晋、宋画家为中古 , 以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的画家为下古 , 隋和唐初的画家则称之为近代 。近代画家作品的价格与下古画家作品价格相近 , 而以上古画家作品价格为最高 。\r\n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二万 , 坎者售一万五千 , ”“一扇值金一万 。”并说汉魏三国(即上古)画家的作品 , 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 ,  “为希代之珍” 。张彦远(生于公元815年)出身于宰相世家 , 家藏法书名画非常丰富 , 他的《历代名画记》 , 向有“画史之祖”的称誉 , 他的记载和论述 , 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是可信而难得的史论资料 。从他的记述中 , 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 “南中 , 其俗征巫鬼 , 好诅盟 , 投石结草 , 官常以诅盟要之 。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 , 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 , 次画神龙 , 龙生夷及牛马驼羊 。后画部主吏 , 乘马幡盖 , 巡行安恤 。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 , 以赐夷 , 夷甚重之 。”又记道: “永昌郡 , 古哀牢国……世世相继 , 分置小王 , 往往邑居 , 散在溪谷 , 绝域荒外 , 山川阴深 , 生民以来 , 未尝通中国 , 南中昆明祖之 , 故诸葛亮为其图谱也 。”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 , 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 。他的画作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如南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丰富的想象(如神龙等) , 而且构图宏伟 , 场面博大 。\r\n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 , 而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和人物 。能掌握如此全面的绘画技巧的画家 , 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同时 , 我们还可以看到 , 诸葛亮作画绝不是出于个人的闲情逸致 , 他的绘画艺术总是为他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的 。\r\n三、音乐篇: \r\n诸葛亮精通音律 , 喜欢操琴吟唱 , 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r\n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记述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玄卒 , 亮躬耕陇亩 , 好为梁父吟 。”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襄阳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临水 , 孔明常登之 , 鼓瑟为《梁父吟》 , 因名此山为乐山 。”当然还有卧龙吟 , 真是千古绝唱 ,  《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 ,  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 , 十三徽取象之意 。”谢希夷 《琴论》也记有:“诸葛亮作《梁父吟》 。”《舆地志》记载:“定军山武侯庙内有石琴一 , 拂之 , 声甚清越 , 相传武侯所遗 。”从 以上记载就足以看出:诸葛亮在音乐方面有着很全面的修养和很 鬲的艺术成就 。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 , 而且还会 *** 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 。不仅如此 , 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r\n《前出师表》\r\n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 , 益州疲弊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 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 , 以光先帝遗德 ,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引喻失义 , 以塞忠谏之路也 。\r\n宫中府中 , 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 , 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 使内外异法也 。\r\n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 , 此皆良实 , 志虑忠纯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 事无大小 , 悉以咨之 , 然后施行 , 必能裨(bì )补阙(通“缺”)漏 , 有所广益 。\r\n将军向宠 , 性行淑均 , 晓畅军事 , 试用于昔日 , 先帝称之曰能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 悉以咨之 , 必能使行阵(háng zhèn )和睦 , 优劣得所 。\r\n亲贤臣 , 远小人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 远贤臣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 每与臣论此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愿陛下亲之、信之 , 则汉室之隆 , 可计日而待也 。\r\n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wěi)自枉屈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谘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r\n先帝知臣谨慎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 , 夙(sù)夜忧叹 , 恐托付不效 ,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 , 兵甲已足 , 当奖率三军 , 北定中原 , 庶竭驽钝 , 攘(rǎng)除奸凶 , 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 , 进尽忠言 ,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r\n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不效 , 则治臣之罪 , 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 , 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谋 , 以咨诹(zōu)善道 , 察纳雅言 , 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 , 临表涕零 , 不知所言 。\r\n《后出师表》\r\n先帝虑汉、贼不两立 , 王业不偏安 , 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 , 量臣之才 , 故知臣伐贼 , 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 , 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 , 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 , 寝不安席 , 食不甘味;思惟北征 , 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 , 深入不毛 , 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 , 又务于东 , 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r\n高帝明并日月 , 谋臣渊深 , 然涉险被创 , 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 , 谋臣不如良、平 , 而欲以长策取胜 , 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 , 各据州郡 , 论安言计 , 动引圣人 , 群疑满腹 , 众难塞胸;今岁不战 , 明年不征 , 使孙策坐大 , 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 , 殊绝于人 , 其用兵也 , 仿怫孙、吴 , 然困于南阳 , 险于乌巢 , 危于祁连 , 逼于黎阳 , 几败北山 , 殆死潼关 , 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 , 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 四越巢湖不成 , 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 , 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 , 先帝每称操为能 , 犹有此失;况臣弩下 , 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 , 中间期年耳 ,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 , 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 , 突将无前 , 丛叟、青羌 , 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 此皆数十年之内 , 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 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 , 则损三分之二也 。——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 , 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 , 则住与行 , 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 , 欲以一州之地 , 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r\n夫难平者 , 事也 。昔先帝败军于楚 , 当此时 , 曹操拊手 , 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 , 西取巴、蜀 , 举兵北征 , 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 , 而汉事将成也 。——然后吴更违盟 , 关羽毁败 , 秭归蹉跌 , 曹丕称帝:凡事如是 , 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 , 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