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什么历史背景,大概有多少人走西口?( 二 )


人口的流动 。带动了文化的传播 。而文化的传播 。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 。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 。“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 。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 。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 。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
历史上的“走西口” 。亦称“走口外” 。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 。“走西口”中的“西口” 。其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 。比较主流的看法是 。最早的“西口”是指黄河渡口“西口” 。山西二人台《走西口》中明确说到走西口路线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渡过黄河“西口” 。从陕北府谷(古城) 。走入内蒙 。后来“西口”指长城口 。由于“走西口”的人群极为庞大而繁杂 。对于不同地域的人群而言 。各自心目中“西口”的确切所指其实并不相同 。概乎言之 。“西口”实际上也泛指秦晋各地至内蒙的各个通道隘口 。
从历史上看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 。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及至明清时代 。因地狭人稠 。加上天灾频临 。不少下层民众荡析离居 。动辄流移 。而自地理环境视之 。晋、陕北部为中国传统上重要的农牧分界线 。口外蒙地地广人稀 。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 。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 。而清朝政府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 。也逐渐放宽政策 。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 。于是 。晋、陕民众遂呼朋引类 。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 。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 。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 。“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 。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 。以山西为例 。清代以来有一句谚语说:“雁门关上雁难飞 。归化圆宝如山堆 。山西亢旱没啥事 。归化一荒嘴揪起 。”所谓嘴揪起 。也就是饿肚子的模样 。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为山西冲要三关之冠 。归化亦即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 。此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归化为商贾辐辏之地 。对于山西经济的影响极大 。山西的一些地方 。即使本省发生大旱 。对于当地社会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归化一带发生灾荒 。那这些地方的民众就只能忍饥挨饿了——这当然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对于口外经济有着极大的依存度 。
而对口外蒙古地区而言 。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 。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 。促进了口外农业的发展 。移民的辛勤耘作 。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 。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 。逐渐形成了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 。而大批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 。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先有复盛公 。后有包头城” 。“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 。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 。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
此外 。“走西口”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 。此种交流 。除了前述经济方面的影响外 。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当显著 。譬如蒙汉调 。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 。逐渐融合了汉族的信天游、山歌、蒙古族歌曲的艺术风格 。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 。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 。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
“二人台”中最具代表性的《走西口》 。状摹的是太原府女子孙玉莲 。与丈夫太春新婚不久 。就遇到了“咸丰正五年 。山西省遭年限” 。只得离开爱妻 。外出走西口 。该剧刻画了一对被迫分离的恩爱夫妻 。在离别之际凄苦缠绵的情景 。《走西口》剧种的流行很广 。所见 。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均有《走西口》 。但就像“西口”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涵义一样 。《走西口》主人公玉莲的籍贯也有不同的说法 。譬如 。陕西的《走西口》 。就说孙玉莲为延安府人 。而不出自太原府 。在《走西口》中 。对情爱如火如痴的“妹妹” 。千叮咛万嘱咐 。让“哥哥”记住眼前的土窑洞、热炕头 。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的温柔与烦躁 。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旋律 。穿越了时空 。闻之令人动容 。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 。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 。以凄婉的歌声 。揭开了移民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 。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
历史上 。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 。形成了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 。经杀虎口出关 。进入内蒙古草原;一条向东 。过大同 。经张家口出关进入内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 。走出这个西口 。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 。“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