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所谓剪标就是指去除服饰商标 。但前提是把商标“连根拔” 。或者剪个月牙形把商标上的字全抠掉 。只留下尺码、用料等信息;或者直接将商标全剪 。只剩下两道商标缝线依稀可见 。
总之剪标的作用是不让消费者辨别出衣服属于哪个品牌 。那种标牌上不痛不痒打个小洞、剪个小角还能分辨出衣服品牌的基本都是哄外行人的“噱头” 。打着“剪标衣服”正品的旗号售假 。
文章插图
可以很明确的说 。市场上正品剪标衣服的数量绝对不会很多 。之前老刘在逛某宝的时候时常会看到某品牌衣服同一款XX号 。同时有几百件上千件在线销售 。这种店铺老刘一般都不会购买 。大概率上是打着剪标衣服的旗号售假 。
为什么说正品剪标衣服的数量不会太多呢?很简单 。同一品牌、同一款式、同一尺码的衣服销量是有市场调研的 。消费群体就这么多 。总不可能去年卖了1000件 。今年能卖10000件吧?除非歪打正着出了爆款 。
正是因为销量有限 。所以生产数量也是有限的 。生产厂家或者代加工厂为防止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件额不足 。在生产的时候就往往额外多生产几件 。多生产的幅度基本控制在3%—10%之间 。
举个例子讲 。假设某品牌给代加工厂发出生产指令 。要求生产1万件 。那么代加工厂就会生产1.03万件-1.1万件之间 。防止因为个别单件因为质量不合格而造成件额不足 。
因此最终流向市场的剪标衣服最多也就300件-1000件之间 。其他的基本都是假货 。
再者说了 。面料的采购是根据订单数量制定的 。不可能无限制的采购面料 。订单完成后一般也剩不下什么面料 。即使有也是几件、十几件 。绝不会有大量的剩余 。
所以在购买剪标的衣服的时候一定要看库存 。无限供应的基本是伪剪标货 。
文章插图
出现剪标衣服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出于利益的考量之外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对品牌的保护 。
第一种情况:处理过季产品、回笼资金;
品牌衣服与“时尚”挂钩 。甚至引领时尚 。去年的尾货一般不会留到今年继续销售 。今年当季销售的款式基本上都是被重新定义之后的“新款” 。
那去年的尾货如何处理?销毁吗?不会的 。销毁费时费力还不利于资金的回笼 。最可观的处理方式就是剪标后批发给第一手批发商 。可以理解为“清仓处理” 。
“清仓处理”的旧款式不会出现在专卖店 。否则就会对新款衣服的销量造成冲击 。
第二种情况:出于对品牌商标的保护;
有人可能会说大家买衣服就是奔着商标去的 。有商标更好卖 。何必费时费力的减掉商标呢?其实原因就在于“品牌保护” 。维护实体店和专卖店的形象 。
任何一个品牌的建立都是花费真金白银做广告“砸”出来的品牌效应 。或多或少的都在营造一种奢侈、高贵、供不应求的现象 。谁都不想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品牌沦为“地摊货” 。
所以品牌方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方面为了照顾直营店加盟店的利益 。同时也是为了照顾消费者的感受 。肯定不愿意带标的尾货大肆在市场上无节制的销售 。假设不剪标 。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从二三线品牌沦为“地摊货” 。想要再恢复之前的品牌效应就很难了 。
正品的剪标衣服虽然价格要比原来的价格便宜很多 。但其服饰的面料、手工、质地和真正的品牌服饰没有任何区别 。区别仅在于带标或者不带标 。而且剪标的衣服并不是“亏本赚吆喝” 。实际上也是盈利的 。原因就在于品牌服饰的高“溢价” 。像题目中所提到的几个品牌 。其品牌溢价基本上在2-10倍 。即便剪标后以2折或者5折的价格出售也是不亏的 。
文章插图
第三种情况:品牌方拒收的残次品
不少品牌服饰的厂家并没有自己的加工厂 。基本上都是找代加工厂生产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贴牌 。
代加工厂的生产工艺有高有低 。难免会出现产品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一旦质量达不到品牌方的要求就会被拒收 。代加工厂为了弥补损失 。同时又为了规避侵权责任 。就会将标签减掉 。通过批发的方式自行销售回笼资金 。
第四种情况:品牌方违约 。货款迟迟不支付;
代加工厂与品牌方的账单周期一般为3-6个月 。一旦出现品牌方违约迟迟不支付代加工费的情况 。代加工厂就会剪标处理衣服、回笼资金弥补损失 。
推荐阅读
- 古今中外你听过最骇人听闻的案件是哪一件?
- 关于杭州杀妻案,你觉得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女子是哪一位?
- 铁山靠怎么回事?
- “子冈牌”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名气那么大?
- 钢琴诗人的名字,谁有钢琴诗人的美称
- 窦宪怎么读 窦怎么读
- 遁入空门是什么意思?遁入空门是成语么
- 哪些恐怖片都是真实的事件?
- 志南和尚的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志南和尚的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