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圣索菲亚大教堂简介圣索菲亚大教堂历史发展过程介绍

圣索菲亚大教堂历史发展过程介绍 。该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输入信号的第一接收器 。该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输入信号的第二接收器 。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将该输入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处理器 。该系统还包括用于将该数字信号发送到第一设备的发射器 。
近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将于7月24日以 *** 寺形式重新向 *** 开放,并将这座大教堂的管理权移交给土耳其宗教事务国家委员会 。此言一出,举世震惊 。有近1500年悠久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标志和骄傲(如图),而其在历史上可谓历经磨难 。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圣索菲亚大教堂简介圣索菲亚大教堂历史发展过程介绍

文章插图
三次建造
伊斯坦布尔原本叫君士坦丁堡,曾是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的首都 。公元360年,今天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带,出现了一座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教堂(又称第一所教堂) 。附近的圣伊莲娜教堂在早些时候已经建成,后来这两座教堂成了拜占庭帝国的主要教堂 。4世纪初,第一所教堂被烧毁 。
第二所教堂由拜占庭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下令建造,于公元415年10月10日落成,但这座木制屋顶的教堂只存在了一百多年 。532年,君士坦丁堡 *** ,一场大火将第二所教堂烧成废墟 。第二所教堂的多块大理石残骸至今仍然存在 。
就在第二所教堂被烧毁仅仅几周后,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决心以举国之力,修建一所前所未有的宏伟教堂 。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在《建筑物》一书中这样描述道:柱子和其他大理石从当时幅员辽阔的拜占庭帝国各地运来,建筑师采用希腊工程师希罗的理论,在广阔的空间之上建造巨大圆顶 。一万多人参与建造工作,用了5年零10个月时间,最终在537年12月27日落成,查士丁尼一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梅纳斯一起参加了盛大的落成仪式 。但实际上,教堂内包括马赛克壁画在内许多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珍贵文物在查士丁二世统治时期才完成 。这座新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后成了拜占庭帝国举行仪式的首要场地,比如加冕典礼 。
饱受摧残
圣索菲亚大教堂自落成以后就屡受磨难 。公元553年8月及557年12月14日的地震导致主圆顶和东面半圆顶破裂,主圆顶在随后558年5月7日的一次地震中完全倒塌,并且读经台、祭坛和圣礼容器也遭破坏 。查士丁尼一世获悉后立即下令修复圣索菲亚大教堂 。建筑师使用较轻的材料,又将圆顶提高大约6.25米,使大教堂内部高度达到现在的55.6米 。根据查士丁尼一世的命令,8根科林斯式圆柱从黎巴嫩巴贝克拆卸,大约560年左右运到君士坦丁堡 。这次重建在562年完成,诗人还为重建后的大教堂创作了长诗 。
但自726年起,受多位所谓“偶像破坏派”(认为“纯正的基督徒不应崇拜任何偶像”,因此反对在教堂里出现任何有人形的艺术品)皇帝影响,教堂内许多古老的宗教故事壁画和雕塑遭到破坏 。首先掀起这场运动的是利奥三世,他发布了一系列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命令军队摧毁所有圣像,圣索菲亚大教堂不得不移除宗教壁画和雕像 。在女皇伊琳娜统治时期,圣像崇拜得到短暂恢复,伊琳娜被废黜后,反对崇拜圣像者卷土重来 。皇帝狄奥斐卢斯受 *** 艺术强烈影响 。其次,859年的大火、869年和989年的地震,都让圣索菲亚大教堂饱受摧残 。
更严重的破坏来自其他宗教,然而,第一个强行改变圣索菲亚大教堂“门户”的却是“自己人” 。1054年,基督教发生著名的“东西教会大分裂”,西部教会大多尊奉罗马教廷为首,称“天主教”;东部教会则以君士坦丁堡为本廷,称“东正教”,圣索菲亚大教堂自然也成为东正教的圣地之一 。但此时正是以“从 *** 手中收复圣城耶路撒冷”为口号的十字军东征风起云涌之际,这些来自西欧的天主教徒在耶路撒冷一带屡战不利,却打起了昔日“同门兄弟”君士坦丁堡的主意 。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十字军调转进攻方向,袭击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也遭到十字军洗劫和亵渎 。在君士坦丁堡被占领57年间,十字军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天主教堂 。1261年,拜占庭人收复君士坦丁堡时,圣索菲亚大教堂已处于破败状态,这座经历浩劫的教堂又改回东正教教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