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的读音?哪吒( 二 )


上海泰东图书局在《国语组织法》一书的新书预告中写道:“为什么要文学革命?因为要改革中国几千年来言文不一致的大毛病 。但是言文要一致 , 也不是容易的呢?中国疆土有这样大 , 一地方和一地方的语言是大不相同 , 那么 , 要想言文一致 , 不仍旧是一个梦想么?但是有一个法子 , 是极紧要并极妥当的法子 , 就是研究国语 。研究国语 , 也谈何容易!必定也要有一本国语的善本——详详细细说明国语组织的法子 。这一部书可是容易找么?容易!容易!就是蔡晓舟先生所著的《国语组织法》 。”并特别注明:“小学教员 , 师范学生 , 不可不读;研究语学 , 做白话文 , 不可不读 。”
图为1920年上海泰东图书局《国语组织法》新书预告
在《国语组织法》中 , 蔡晓舟把语词分为9类 , 包括名词 , 代名词 , 动词 , 形容词 , 副加词 , 媒介词 , 承接词 , 语前补助词 , 语后补助词等 。在“代名词”一节中 , 他提出“疑问的”“代名词”概念 , 就是说 , 已知的事物可以用“你、我、他”去代指 , 而未知的或者想问别人的 , 该用什么字来代他呢?除了“谁”字以外 , 蔡晓舟把指示代词“那”加“口”字偏旁 , 明确提出“哪”字读上声 , 创造出一个“哪”字作为疑问代词 。在字形和语音上把指示代词“那”和疑问代词“哪”区分开来 。而在之前的国文典籍和书面语中 , 无论用于指示代词还是疑问代词 , 只有“那”字 , 并无“哪”字 。
蔡晓舟的这一主张 , 迅即得到语言学界的呼应 。同年9月 , 即《国语组织法》出版4个月后 , 陈望道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撰文 , 对蔡晓舟的这一创见予以介绍和推崇 。同年双十节 , 陈望道与叶楚伧、邵力子、李汉俊、王秋心、夏丏尊、沈玄庐等联名推出《用字新例》四种 , “那”和“哪”即作为其中一种 。从此 , “哪”字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 。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 。1922年 ,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国语月刊》发表论文《“那”底分化底我见》 , 认为汉字既然属于过渡时代的文字 , 可以不必十分讲究 , 只要大概合用即可 。“哪”字“于印刷上比‘那’或者省事些 , 但懂的人少 , 笔画又多 , 也不顶好 , 只可以做暂时的应用就是了 。”
“哪”字正式进入《国音字典》和平民大众课本则在1924年 。
这一年上海中华教育改进社召开第三届年会 , 在“国语教学组”分组会议中 , 蔡晓舟提出题为《请采用“她”“它”“哪”等代名词及形容词并规定其读音以改进国语案》议案 , 经过研讨 , 本届年会通过议决案认为:“……‘哪’字相当于英文的‘which’或‘who’……是疑问代名词或疑问形容词 , 国音读作上声 , 与相当于英文的‘that’ , ……的‘那’字不同 , ‘那’ 是指示代名词或指示形容词 , 国音读作去声 。”议决案最终决定:“由本社送到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去请求采入国音字典 , 以资提倡而期普及 , 并请本社朱经农、陶行知两先生函约商务印书馆平民千字课再版时 , 即采用此等字 。”至此 , “哪”字走进课堂 , 成为汉字常用字的新成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