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yyds」「绝绝子」等网络用语,称人们离开「梗」就不会说话了,网络用语真的会影响表达能力吗?


身边除了05后 。很多人虽然知道YYDS 。绝绝子的意思 。但在日常聊天中没见有人会说这些词 。估计说出来会被人觉得有点傻感觉 。甚至连网络聊天也几乎见不到 。
家里80多岁的爷爷会好奇地问这些是啥意思 。在知道后 。最多只是哈哈一笑 。说现在的小孩真是太会玩了 。无一人联想到什么文字失语者 。
但家里这里侄儿侄女使用这些专有名词时也仅限于和同学、朋友的网络交流 。在考试、写作业时 。在所有需要写成书面文字的场合 。没有谁会在自己的作文、答题中写YYDS 。绝绝子之类的东西 。依然是中规中矩写着 。也巴不得能写出朱自清的《背影》这样的好文章 。获得老师的表扬 。在班上出出风头 。
记得曾经80后打WOW时 。当时就有什么224 。124等数字语言 。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些数学的含义?到了90后 。火星文满天飞 。被评为非主流文字 。当时以能写、能读这些文字为傲 。
现在90后已成家立业 。火星文早已销声匿迹 。谁不也正正规规开始好好打字 。好好讲话了 。有见过谁敢给领导拽个火星文的?遇到脾气火爆的领导 。一看这不得马上让你卷铺盖滚蛋 。
【媒体批「yyds」「绝绝子」等网络用语,称人们离开「梗」就不会说话了,网络用语真的会影响表达能力吗?】所谓的YYDS 。绝绝子大多不过是现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名词 。网络比以前发达 。互联网上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流行起来并不奇怪 。
网上很多东西火得快 。消失得也快 。生命力没那么强 。尤其是网络用语 。从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一个神话、重要的事说三遍、真香、666、886到YYDS、绝绝子 。才短短几年 。这些词都更替了几轮 。
语言是发展的 。既然能受大家喜欢 。自然有其理由 。也增加了点趣味 。我觉得这没啥 。
过几年再来看 。可能早没人再用YYDS这些词语了 。因为过时了 。又会出现新的词语 。
就像看到一些官媒也会用yyds这样的词来作为标题 。我看到只会觉得官媒有点俏皮可爱的感觉 。更愿意去阅读 。压根不会想到什么文字失语 。
更不会因为一个“子”字就联想到别的国家 。不至于 。这可是咱中国文字 。关别的国家啥事 。
难道庞大的教育体系还对抗不了几个不知道能流行多久的网络用语?这明显不可能嘛 。
现在网络上看小说很多***或者口口口 。想放松看本小说 。还得猜着读真是太累了 。
再看一些网上视频配的字幕都要用各种拼音字母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YYDS和其它拼音代的网络词语也不奇怪了 。
百花齐放的花园总是令人看着赏心悦目的 。
其他观点:
不用管他 。时间长了 。自然就不用了 。因为这些网络用语 。听着没有美感 。也不能很好表达要说的意思 。
就像过去的网络语东东 。吓死宝宝了 。等等 。现在没人说了 。这些话就如一阵风 。刮一阵就没了 。
不必大惊失色 。小孩子玩过家家 。
其他观点:
媒体有毒吧 。问一句:哪个成语不是古代的“梗”?“买椟还珠”还是“鹤立鸡群” 。
网络用语的出现 。恰恰是这个时代背景产物 。语言这个东西 。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 。
如果媒体强调规范 。请先严格尊重初高中所学的那样 。事实求是的规范新闻标题 。少来些夸大事实的标题 。
至于说 。语言匮乏 。影响交流啥的 。无稽之谈 。两代人因为网络用语交流障碍那叫代沟 。赞美人 。夸奖人缺乏词汇 。那叫语文没学好 。
“奥利给”“绝绝子”这类的网络用语的广泛传播恰恰是这些词汇被赋予了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意义 。使得情感表达不在那么干巴巴 。媒体的这次批评不仅没意义 。还有失格局 。就好像长辈在训斥小辈:来 。背之乎者也 。代沟罢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