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维关系不好,是“文人相轻”得缘故吗?


不!君子之交淡如水……?
其他观点:
李白与王维: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白和王维关系不好,是“文人相轻”得缘故吗?

文章插图
按说都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抱负的大诗人 。这二位平时在一起喝喝酒、吟吟诗并不奇怪 。可奇怪的是 。李白与王维并没有交集 。换作今天来讲 。二位怕都没有加微信 。李白的诗作从来没有提到过王维 。王维的诗里面更找不到跟李白相关的字 。
其实李白与王维有一个共同的好基友孟浩然 。但任他怎么穿针引线、传话撮合 。这二人就是不配合 。不是借故推辞就是干脆回避 。弄得孟浩然也悻悻然自觉没趣 。
一、自古文人相轻
李白和王维关系不好,是“文人相轻”得缘故吗?

文章插图
二、佛道相冲、信仰不同
也有人认为诗人都自负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那是因为他崇尚道教 。王维被后人称为诗佛 。那是因为他崇尚佛教 。一个仙一个佛 。诗歌中渗透了这两大宗教意境 。可能王维看不惯李白上天入地天马行空的风格 。认为是有害诗风;李白也看不惯王维那点田园情调 。更不喜欢动不动就是把佛理引入诗中 。
三、情敌 。皆因共同情人玉真公主
李白和王维关系不好,是“文人相轻”得缘故吗?

文章插图
四、杨贵妃的出现
四大美女杨贵妃的出现 。让整个大唐都轰动了 。李白作为皇帝钦命的翰林 。奉召为杨贵妃赋诗一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仅此一句就俘获了杨贵妃的芳心 。毕竟杨贵妃骨子里也是个文艺女青年 。但是王维很生气!他为什么生气呢?原来杨贵妃是他家乡人 。都是山西老乡 。亲不亲故乡人 。王维有机会在宫廷看到杨贵妃 。但没有机会跟她套近乎 。却被情敌李白带着到处优哉游哉 。连皇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其他观点:
李白和王维 。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二人同年出生 。一个屋檐下同朝为官多年 。李白只比王维多活了两年 。研究唐代诗歌的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在他们两位的全部作品中 。找不到涉及对方的一字一句 。在所有的正史、野史里 。也查不出来他们来往过、聚会过、碰过头、见过面的资料 。两位大师在长安期间 。竟然毫无任何交往 。这个历史上的空白 。遂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思之谜”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自己翻阅了多本研究唐诗 。研究李白和王维的书籍 。从史料的缝隙中发现了二人“关系不好”的端倪 。
李白和王维关系不好,是“文人相轻”得缘故吗?

文章插图
李白的“狂”众人皆知 。公元730年(唐开元十八年) 。李白经河南南阳至长安 。在此之前 。他漫游天下 。行至湖北安陆 。因娶了故相许圉师的孙女 。成了上门女婿 。遂定居下来 。这期间 。他多次向地方长官上书自荐 。结果没有理会他的 。于是 。李白就给瞧不起他的李邕写了首《上李邕》的诗 。其中的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诗中的主人公 。其实就是说他自己 。李白的一生 。类似这样的“狂诗”多了去了 。即使他在长安求官时 。这“狂”劲一丝不减 。文人的“狂”可分两类 。一是有资本的狂 。一是无资本的狂 。李白的一生 。文学资本自是充裕得不得了 。可政治资本却是穷光蛋 。因此他所表现出来的狂 。对政治家而言 。就是不识时务的“傻狂” 。文人有了成就 。容易不可一世 。容易旁若无人 。当然也就容易招恨遭嫉 。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算是李白好友的杜甫写过一首题曰《不见》 。副题为《近无李白消息》的诗: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
诗中的一个“杀”字 。令人不寒而栗 。也许杜甫说得夸张了些 。但也可见当时的社会舆论、群众反映 。对他的张狂未必都欣赏的 。甚至都要到“杀”的程度 。李白这样“狂” 。一般人谁敢接近呢!
而王维呢 。早在727年(开元十五年)就离开河南淇水 。舍掉那一份小差使 。抱着与李白同样的目的来到都城 。也想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们从王维的诗中 。就能感受到他的“稳” 。王维的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涵泳大雅 。异天籁 。追求的就是祥和、温馨的诗画意境 。王维不但诗“稳” 。为人也“稳” 。他23岁就进士及第了 。巴结多年 。才混到正九品下的官职 。也就是一个科级干部吧 。这一路走来 。王维跌跌绊绊 。吃过很多苦头 。心有余悸 。来到长安后 。说话处事更加极其严谨 。对一些“三观”不合的人 。交往上更是谨慎 。他对李白这种风格的人 。肯定是避之不及 。还能走到一起吗?

推荐阅读